用工作成效践行“司法为民”初心使命
——金昌市司法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金昌市公证处2021年收到的第一面锦旗。
金昌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群众办理公证和法律援助业务。
金昌市司法局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重温入党誓词仪式。
金昌市司法局组织召开《金昌市市容和卫生环境管理条例(送审稿)》立法论证会。
金昌市司法局组织召开《金昌市车辆停放管理办法(草案)》立法推进会。
金昌市公证处2021年收到的第一面锦旗。金昌市司法局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
助力乡村清洁行动助力乡村清洁行动。
创新创业孵化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成立服务工作站成立。
“追忆红色足迹追忆红色足迹,重走重走长征路长征路”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党日活动。
“学史知古今,懂史明大义,用史续荣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对我们身心的一次洗礼,对理想信念的一次重塑,是根植于我们内心、灵魂的一次学习和成长。我们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一项重要内容,紧紧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求,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八项行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送福利,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金昌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杜仲川如是说。
体现一个“快”字,推动“规定动作”做实做细,“自选动作”出新出彩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金昌市司法局党组切实把党史学习、理论学习同总结经验、对照现实、推动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于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
按照“1+N”模式,制定5个实施方案,包括1个“总体方案”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学习百年党史 践行初心使命”党史知识竞赛实施方案、“不忘初心跟党走 同心共筑法治梦”主题演讲比赛、“百年征程 百年梦”红色经典诗词朗诵会活动方案4个子方案,明确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做到了“规定动作”做实做细,“自选动作”出新出彩。为全系统参学对象购买学习教育书籍230本,学习笔记本150本,保证参学对象学习有资料、教育有氛围、整顿有准备。
金昌市司法局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局机关政治理论学习、司法行政业务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政治大轮训+理论小夜校”“线上网络学+线下主动学”“前期强化学+后期随堂问”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对因工作关系外出、挂职、借调的干部职工,严格执行缺席补课制度,通过手机推送学习内容、远程查看学习笔记等方法,督促在外人员及时学习。
为提高律师行业的参与率、覆盖率,开展了为期3天的“夜校”学习,确保学习教育抓紧抓实、抓出常效。先后组织政治业务集体学习44次,学习规定篇目130余篇,知识测试2次,参加《金昌日报》“党史知识问答活动”14期,参加“知史爱党 知史爱国”甘肃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四史”宣传教育知识竞赛活动1次,参加金昌市“滨河杯”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1次,组织参观学习金昌市镍都开拓者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1次,参观金川区双湾镇廉政警示教育基地1次,组织观看《党史故事100讲》之“五四运动 唤醒民众”和《郭富山》《平安中国之守护者》等专题影片12次,红色题材音乐舞台剧《焉支花开》1次,开展研讨交流活动5次,专题讲座2次,专题党课3次,“司法行政大讲堂”党史专题3次。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金昌市司法局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十个一”系列活动。5月31日,举办了“百年征程 百年梦”为主题的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经典诗词朗诵会,进一步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6月5日,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古浪战役纪念馆开展“追忆红色足迹 重走长征路”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追忆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6月10日,举办了金昌市司法行政系统“不忘初心跟党走 同心共筑法治梦”主题演讲比赛,不断增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全体律师知党、爱国,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同时,党支部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社区”“送法进银行”“送法进宗教场所”“送法进妇联”“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6次,“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磨练意志 司法为民,庆‘三八’体育运动会”主题实践活动2次。开展2021年春季义务植树活动,栽植梭梭2000余株,全员参加网上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在乡村卫生清洁整治活动中,深入焦家庄镇南沿沟村开展“学党史、强教育、严整顿、抓队伍,助力乡村清洁行动”主题党日活动,认真落实“包村责任制”,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村庄道路两旁的生活垃圾、秸秆堆、砖块堆、杂物堆等各种垃圾进行了全方位清理,先后2次荣登金昌市红榜单。
聚焦一个“实”字,找准为民办实事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点一滴见真情。
金昌市司法局按照“七个围绕”内容梳理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重点和台账。坚持把司法为民作为队伍建设的落脚点,立足司法行政职能,以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和坚强法治保障为己任,明确提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司法为民争先锋”实践调研活动,持续开展矛盾纠纷调处、“法援惠民生”、“法律八进”、公证便民利民、公共法律服务等工作,成立了金昌市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努力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司法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切实解决群众在法律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八进”行动,开展普法宣传10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受教育人数10万余人次。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行动,为597名群众免费提供了代理律师。开展“公证服务惠民生”行动,为1079个家庭办理了公证案件。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精准管控”行动,加大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管理力度,让155个社区矫正对象家庭吃上了定心丸。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质量提升”行动,全市272个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20件,解开了纠纷双方心中的疙瘩。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行动,制定出台了《金昌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提出了32条保障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深入推进“减政便民”工作,清理公布第五批取消证明事项69项,大力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度,公布全市第三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50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开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动,推行柔性执法,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协调监督全市各级行政执法单位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5万件,其中法制审核668件。开展“党建+志愿服务”行动,组织机关党员参加文明城市创建、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送福利,奏响了暖心、便民、惠企、法治“四部曲”,用工作实绩践行“司法为民”初心使命。
坚持一个“广”字,拓展为民办实事的辐射面和受益面
“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小事’显担当。金昌市司法局秉持从小事着手,真心诚意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做‘小事’中培养司法队伍的大情怀和担当精神,用司法队伍的忠诚守护人民群众的平安,用司法系统的温度温暖人民的心窝,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八项行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送福利。”金昌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韦华说。
金昌市司法局通过普法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认识到法律即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培育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行动,依托金昌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秉持打通 “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理念,围绕“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功能定位,打造以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为延伸的线下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理公共法律服务“所有事”,引导广大群众通过“12348”法律服务热线、“金昌普法”微信公众号、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机等方式,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对象申请法律援助。为597名群众免费提供了代理律师。3月中旬成立的金昌市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成为市司法局在民营企业成立的第一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也标志着公共法律服务向民营企业的延伸。
开展“公证服务惠民生”行动,金昌市公证处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电话预约、网络预约、上门服务等方式,变“坐等群众来访”为“主动上门服务”,为当事人提供最大便利和最优质的服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共为1079名当事人办理了公证案件。金昌市公证处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来自上海的委托人徐女士的认可和肯定,4月2日,金昌市公证处收到了徐女士送来的一面锦旗。
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精准管控”行动,积极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以全新的面貌、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对全市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程度避免社区矫正对象因心态、情绪问题再次犯罪,让155个家庭吃下了定心丸。6月5日,金川区司法局在区城乡劳务综合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招聘会,包括5家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在内的41家用工单位参与了招聘,提供岗位50多类,当天上午就有12名刑满释放人员与用工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
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质量提升”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夯实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做好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3月以来,金昌市司法局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乡镇(街道)、企业等基层开展案件大调访活动,主动上门调解矛盾纠纷,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截至目前,全市272个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20件。特别针对一些矛盾较深、积怨已久、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进行摸排,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依法组织调解,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维护权益,切实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案结事了”,坚决防止矛盾纠纷叠加、激化,让群众充分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行动,制定出台了《金昌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提出了七个方面32条保障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以及要建立的八项制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持续推进“减政便民”工作,清理公布第五批取消证明事项69项,公布全市第三批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50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开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动,金昌市司法局立足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各行政执法单位行政执法行为。制定出台了《金昌市全面推行行政柔性执法实施意见》,提倡包容审慎监管,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协调相关部门全面建立柔性执法机制,制定公布“两轻一免”清单,让行政执法同时兼顾“国法”和“人情”。
开展“党建+志愿者服务”行动,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司法为民争先锋”主题实践活动,组成6个小分队,由分管领导带队,陆续赴18个乡镇、村(社区)走访困难群众,与司法所干部、乡镇干部、帮扶队干部、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座谈交流,广泛了解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法律诉求、倾听群众心声,在驻村帮扶、法律服务、法治乡村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送福利,奏响了暖心、便民、惠企、法治“四部曲”,用查纠整改工作实绩践行“司法为民”初心使命。
突出一个“恒”字,彰显为民办实事的执行力和生命力
“民之所望是政之所向,围绕重点任务下功夫、求实效,才能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目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习教育环节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举措,坚持体现在‘快’,谋划在‘实’,活动面‘广’,效果求‘恒’,切实抓好推进落实,用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杜仲川说。
金昌市司法局采取传统宣传方式与新兴媒体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金昌司法”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传播优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扩大干部群众的知晓率,为党史教育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关键在于干在前列、做在实处。金昌市司法局组织全体干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参加政治轮训,党员干部全员全程参加,积极研讨交流,充分发挥理论武装的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了洗礼、精神上得到了升华,学习自觉性积极性更高了,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了,比学赶超氛围更加浓厚了,干部队伍政治素养得到了新提升。
从今年3月初开始,金昌市司法局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奋斗历史,从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自觉认清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增强党性修养、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激发党员干部的奋进力量,筑牢全体司法行政干部的政治忠诚,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
同时,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司法为民争先锋”实践调研活动,司法行政干部了解群众冷暖安危,为群众提供了精准、优质的法律服务,真正做到把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努力为群众解决“愁心事”。全方位开通司法确认绿色通道,解决群众“烦心事”。真正强化了全体干部的公仆意识,提升了服务效能,从而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
杜仲川告诉记者:“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金昌市司法系统将始终把群众的所需所求、所愿所盼挂在心坎上、落实在行动上,通过解决群众生活小问题,做实为民服务大文章。”(王刚 龚利芳 解展 吴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