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发布时间:2021-03-30 20:40:06     

为推动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切实将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2019年以来,白银市连续3年在全市部署“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月活动的开展,各部门单位普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各执法单位法治宣传教育主体责任得到全面履行,职能科学、权责明晰、分工合理的“大普法”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围绕一个目标

白银市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普法工作,坚持普法工作跟着重点工作走,切实发挥好普法工作服务大局的功能。

三年来,围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开展了党内法规、维护稳定保平安、法治惠农、文明城市创建、优化营商环境等特色主题宣传月活动。同时,在每月主题活动中,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活动参与单位常态化宣传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电信网络诈骗、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紧扣两条主线

在每月主题设计上,重点围绕宣传内容和宣传教育对象进行精心编排。

结合每月重要宣传节点,共梳理各相关部门单位30多个宣传节点,以共性的宣传内容为主题,确定12个宣传主题,形成市委宣传部、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统筹安排,主题月牵头单位组织,其他宣传节点单位积极配合的宣传工作模式,形成了各单位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

紧盯国家工作人员、农民、青少年学生、企事业经营管理人等重点人群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重点安排了“以案释法基层行”“劳动者权益保障”“党内法规学习”“法律阳光护幼苗”“关爱弱势群体”等主题宣传月。

推动三项制度落实

促进以案释法制度的落实。在2019年、2020年主题月宣传活动中,将每年4月确定为“以案释法基层行”主题宣传月,通过征集发布典型案例、开展“法律十进”活动、发放“以案释法”宣传资料,广泛深入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以案释法活动。白银区、平川区结合每月主题制作播出相关法治主题栏目,常态化开展典型案例释法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促进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的落实。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主动承担公益普法责任,《法治铜城》《现在开庭》《法治平川·你我同行》《立言说法》等法治电视栏目结合每月主题,围绕热点法律事件、案件积极开展法治宣传,《白银日报》《白银周刊》还开办法治专栏、专版,“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共发布法治宣传稿件200余篇,刊登整版普法公益广告60个。

促进普法责任制考评办法的落实。将“一月一主题”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白银市市级部门单位普法责任清单指导目录》,通过明确责任、确定活动内容及形式,各责任单位紧密结合每月主题,组织相关部门单位,采用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城区宣传与乡村宣传相结合、集中治理与日常治理相结合等形式,扎实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和依法治理活动。

实现四个转变

实现普法责任由“独唱”到“合唱”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委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明确了12家牵头单位的工作责任,实行主题月活动通报及提醒告知制度,加强对重点节点法治宣传工作的督促检查,将普法工作任务的落实分别纳入精神文明、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和效能目标考核之中,确保每月法治宣传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实现普法任务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各主题月活动单位在完成确定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将管理、执法、普法三者紧密结合,普法工作由“单向推动”转变为“工作联动”,群众对执法单位的评议和满意度明显上升。

实现普法宣传“注重过程”到“提高实效”转变。抓住国家工作人员这个“关键少数”和青少年学生这个“重点时期”,在相关主题月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宪法、民法典巡回宣讲、青少年模拟法庭“争做守法小公民”“法律明白人”培训等专题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提升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法治信仰。

实现宣传途径由依托“传统媒体”到广泛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转变。构建了以白银司法微信微博为中心,以手机短信、电视媒体、微信工作群、QQ群为补充的普法信息推广体系,建成涵盖市、县、乡三级的法治宣传微信塔群,有成员13480多人,根据每月宣传主题积极制作、推送相关热点法律法规内容及县区、部门单位工作动态。通过H5述法(以案释法)开展主题月案例宣传,深度解读群众关心的婚姻家庭继承、农民工权益维护等热点内容,目前全市共编辑发布H5法治宣传网络页面53期,平均点击量均达6820多次。(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