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4+1”工作法奏响法治扶贫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1-01-21 22:21:13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崆峒:“4+1”工作法奏响法治扶贫最强音

2020年以来,平凉市崆峒区紧盯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充分发挥法治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通过“普法教育+扶贫”“法律援助+扶贫”“法律服务+扶贫”“人民调解+扶贫”的“4+1”工作法,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崆峒区坚持扶贫先扶志的原则,持续筑牢宣传阵地,依托平凉十中公共体育场,建成了集体育健身、法治教育为一体的法治文化主题运动公园;结合乡村民俗文化、法治知识,在安国镇东沟村等地建成了法治文化广场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让群众在休闲娱乐和体育健身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法治氛围、领略法治文化、涵养法治精神。

“我们村经常举办一些法律(常识)讲座,以前我们打官司请律师需要花钱,现在我们可以申请法律援助,贫困户能免费得到法律援助,使我们的权利得到很好的保障。”麻武乡麻武村村民何赵虎说。

崆峒区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普法与法律援助职能作用,建立了“法律顾问+村社干部+帮扶责任人+乡镇包村干部”的沟通联合机制,不定期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摸清基本情况,准确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法律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实施跟踪服务。同时,紧盯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农民工等重点对象,全面摸清低保户、五保户、重度残疾人等困难人群、重点人员底数,采取点对点、一对一的服务方式,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为弱势困难群体撑起了法律“保护伞”。

“作为区司法局派驻的驻村帮扶工作队,我们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大力开展法治扶贫,做到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扶贫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合法利益的行为,有效保障群众合法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崆峒区司法局派驻麻武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闫鹏飞说。

崆峒区立足人民调解组织的职能优势,开展对贫困村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综合运用“三调联动”机制调处化解贫困户在土地承包、婚姻家庭、劳资债务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引导困难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实现脱贫与维稳双促进、双落实。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老马工作法”,加强特色调解室、个人调解室的深度建设,在打造“张小惠”“老街坊”“杨大姐”等一批金牌调解室的基础上,指导乡镇、街道培育有地方特色的调解室品牌,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第一道防线”。

“麻武司法所主要开展的工作是矛盾纠纷化解,再一个是法治宣传,在法律援助这一块,我们主要是衔接法律援助中心和律师给咱们这个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再就是解决一些简单的法律咨询。”麻武司法所所长王君说。

据悉,去年以来崆峒区共组织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疫情防控·法治同行”宣传行动等活动200余场次,提供专业性法律援助80余次,法律顾问为贫困户办理法律服务事项642件,依法为农民工讨回薪资206.8万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72件、公证案件452件、司法鉴定284件,区管律师代理案件804件,人民调解案件1157件,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8.7%。(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通讯员 张继龙)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