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戒毒一线的“铿锵玫瑰”

发布时间:2021-01-05 22:45:31     

扎根戒毒一线的“铿锵玫瑰”

———记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石鸿雁


参加工作16年以来,她始终坚守在管理教育戒毒人员第一线,忠诚担当,爱岗敬业,履行着戒毒人民警察的职责使命。她先后在不同的基层大队工作过,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她,就是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大队长、一级警长石鸿雁。

石鸿雁始终以好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曾被省妇联评为“全省三八红旗手”、被省司法厅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省戒毒管理局记个人三等功1次,并先后多次被所在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先进工作者”。她是新时代戒毒人民警察的好榜样,2020年被评为甘肃省先进工作者。

“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必须把它干出个样来”

石鸿雁自2016年从事务大队调任二大队担任大队长后,她很快投入到了全新的工作环境中,二大队的工作繁杂,头绪多,她就一样一样从头去捋。她说:“再难啃的骨头也要一口一口去啃,再难干的工作也要一件一件去干。”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石鸿雁一直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她的性格外向、乐观,对待工作务实而不浮躁。面对反复吸毒、屡戒屡败的戒毒人员,如何让她们安心戒治和戒断毒瘾是石鸿雁常常思考的问题。

戒毒人员王某,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沟通,有自卑感。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对参加康复劳动表现消极,多次与其他戒毒人员发生矛盾,不能够服从管理,甚至顶撞民警,这给场所的教育矫治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包组民警尝试想联系王某的家人来所帮教,可她家里只有一个哥哥,还因她多次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已不愿意再管她了。王某入所后情绪低落,表现消极,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石鸿雁得知这一情况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经几次个别谈话后,她决定对症下药,先安排大队心理咨询师对王某开展心理干预,利用科学的康复训练矫治方法来缓解她的抵触情绪,引导王某学会自控、与人交流和拒绝毒品的一些方法技巧,坚定戒毒信念。同时,积极联系王某的哥哥来所开展亲情帮教,经过一段时间的调适,王某逐渐从消极悲观的心理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与人交往,逐渐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经过几番周折的训练,王某的情绪有了很大转变,能够主动积极地参加康复训练和康复劳动,待人接物也有了明显改观。看到王某的变化,石鸿雁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石鸿雁常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必须把它干出个样来。”在工作中,她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经常深入戒毒人员中谈话了解情况,与大队其他同志一道研究破解难题的方法措施,把脉问计寻策,积极推行符合女性戒毒人员心理特点的教育矫治方法,开展了以“许自己一个承诺,给自己一份坚持,给未来一片希望”为主题的“希望慢递”活动,帮助戒毒人员内观自省、重塑信心、积极戒治,该项活动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在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反响良好。

“作为支部书记、大队长,我必须把队伍带好”

石鸿雁带领二大队党支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所党委的决策部署。

党支部通过“讲堂授课、课堂考试”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大队民警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职责和使命,进一步强化了大队全体民警的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支部将“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平台,每周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公开通报。同时,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廉政谈话提醒、廉政风险防控排查等一系列活动,教育引导民警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转变作风,廉洁从政,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石鸿雁说:“作为支部书记、大队长,我必须把队伍带好。”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虽然亏欠家里太多,但我从不后悔”

回想上班以来走过的路,平凡和琐碎中写满了艰辛及不易,石鸿雁时常告诫自己,要尽己所能地去挽救那些迷途的灵魂。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些年来,每次提到“家”这个字眼,她都深感愧疚。

因为工作太忙,她很少陪伴年幼的女儿,也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是托付给年迈的公婆。记得那是2018年10月10日,她正在单位值夜班,婆婆打来电话说:“两个孩子都发高烧了,你赶紧请假回来吧。”恰恰丈夫出差不在家,听到电话里小女儿哭喊着叫妈妈的声音,就像一把刀插在了她的心上。她强忍着眼泪让婆婆赶快送女儿去医院,并安慰大女儿:“坚强一点,你是姐姐,要听奶奶的话,让奶奶带你和妹妹去医院,妈妈很快就回来。”可是直到第二天晚上,石鸿雁才回到家中。

作为大队长,这些年的大年三十,她都在值班,全家人都没有过过一个团圆年。周末孩子们盼望的春游秋游总是一拖再拖,一推再推,甚至没认真给她们姐妹俩过过一次像样的生日,她知道亏欠女儿和家庭的太多,但是她说自己绝不后悔。

在2020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与在监狱工作的丈夫一起参加了封闭式值班备勤,想着女儿期盼的小脸,她纵然有万般的不舍和揪心,但身为戒毒人民警察的她,依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身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石鸿雁的丈夫,既是一名监狱民警,同时也是一名医护人员,面对疫情,他们夫妻只有一路相扶的支持与理解,唯有把对家庭的责任融入到共同的事业里。

16年如一日,永葆初心,励志前行。在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平凡的岗位上,石鸿雁用青春书写了一名戒毒人民警察的奉献与坚守、忠诚与担当。她,无愧于头上的警徽和人民警察的称号;她,不愧是戒毒方阵里的领头雁!(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