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五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万多件

发布时间:2021-01-03 21:18:56     

坚持“应援尽援” 开辟“绿色通道”

定西市五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万多件


法治甘肃网·甘肃法制报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刚)定西市法律援助工作始终秉持“便民、优质、高效”的服务宗旨,坚持“应援尽援”,积极开辟“绿色通道”,以切实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使每一名困难群众都能获得精准、及时、高效的法律援助。

近五年来,定西市各法律援助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764件,其中民事案件12157件,刑事案件3382件,援助17184人次,最大限度保障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016年以来,定西市法律援助经费总额共计2118万余元,其中同级财政拨款309万余元,上级下拨1480万余元,其他资金328万余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为法律援助机构陆续配备了工作专用电脑、执法记录仪、打印机、录音笔等设备,优化了法律援助机构办公条件,全面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档案规范化管理。

2017年,定西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办法》,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范围、放宽经济困难审查标准、加强刑事审判法律援助工作、构建一体化法律援助服务平台、优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措施、提高法律援助监管水平,从政策层面保障了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定西市司法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民生,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做到应援尽援,助力脱贫攻坚。先后制定印发多项方案,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妇女、农民工等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逐步将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事故赔偿、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纳入法律援助事项,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军人、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免于审查经济困难状况审查。开辟“绿色通道”,对军人军属、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定群体申请法律援助的,实行当场受理、当场审批、当场指派。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以及“12348”甘肃法网和中国法律服务网,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相关民生保障政策,及时为特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释疑解惑,积极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理性反映诉求。

定西市司法局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每年举办业务培训班,对法律援助管理系统、法律援助数据统计直报系统及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实际操作培训;多次选派各法律援助工作机构负责人、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和法律援助律师参加省司法厅举办的培训班。认真开展法律援助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制定制度,规范了申请、受理、审查、批准和案件指派办理、结案归档及案件补贴发放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并对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上墙公示。严格按照《甘肃省法律援助案件评查标准》,从法律援助案件的受理审查、案卷内容、案卷的归档情况和承办案件的质量及效果四个方面,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并组织各法律援助机构交叉互评,全面严格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同时,采取公布监督电话、回访受援人、与法官交流等方式对法律援助办案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确保了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和水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