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创新完善机制增强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发布时间:2020-11-19 18:27:13     

“调”出基层和谐曲

——定西市创新完善机制增强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近年来,定西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做到排查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今年以来,全市9828名人民调解员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372件,调解成功9927件,调解成功率达95.7%,调解达成口头协议5610件、书面协议4317件,司法确认175件。

整合力量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人民调解组织与人民法院的“诉调对接”联动机制,通过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对适宜调解解决的矛盾纠纷,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方式解决。建立完善人民调解组织与信访部门的“访调对接”联动机制,通过联动服务窗口,加大涉法信访问题的调处力度,落实律师值班制度,努力引导当事人先行调解。

  通渭县设立了平襄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法院工作站、通渭县司法局驻法院律师调解工作室,对适宜调解解决的矛盾纠纷,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方式解决。自成立以来,驻法院工作站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36件,司法确认215件;律师调解工作室共调解纠纷20件。

  临洮县司法局与县信访局联合制定印发《临洮县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实施方案》和《临洮县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制度(试行)》,全县24名律师每天轮流在县信访接待大厅值班,第一时间参与信访接待工作。今年以来,值班律师共接待来访群众48批102人次,化解疑难信访案件37起85人次。

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

  市、县(区)司法局指导和督促已设立的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规范开展工作。围绕矛盾纠纷多发领域,鼓励支持相关部门创新设立物业管理、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劳动保障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立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截至目前,全市有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58个,今年以来化解矛盾纠纷1718件。

  定西市安定区婚姻家庭调委会自2014年6月成立以来,通过搭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的新平台,不断创新婚姻家庭矛盾调解工作机制,采取“三四五”工作方法,及时就地化解婚姻家庭纠纷,促进家庭团结和睦,取得了显著成效,甘肃电视台、《甘肃法制报》等媒体先后多次对安定区婚姻家庭调委会进行了采访报道。

创新推进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

  定西市切实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人民调解组织形式,积极推进个人调解室建设,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示范点,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量水平。全市23个个人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调解能手的人缘、地缘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指导参与当地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调解,及时高效化解民间纠纷,实现矛盾就地化解,不上交、不激化,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扩大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权威性、影响力。

  临洮县司法局建设的玉井镇白塔村“老陈个人调解室”、八里铺镇水渠村“老王个人调解室”、新添镇孙家村“梅喜个人调解室”和连儿湾花麻湾村“凌成个人调解室”等4个个人调解室,自成立以来化解矛盾纠纷175件,取得了良好效果。(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刚 通讯员 王永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