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侧记
近年来,临夏州坚持继承和发展“枫桥经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注重机制创新,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完善“三级联动”调解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涌现出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三级联动”调解机制
2019年6月20日,原社区矫正人员牟某某,陪同父亲牟五来到临夏市东区调委会申请调解财产分割纠纷,称他的叔叔牟六不履行爷爷在世时所立的家产分割字据,曾因房产分配发生过打架,并提供了《分家约据》。临夏市东区司法所所长、调委会主任王晓刚在受理登记后,立即走访了解《分家约据》上提供的当事人,并针对牟六从开始根本不接受调解、不同意拆迁安置,讲法律、说感情、解情结、疏情绪,引导双方依法依规解决问题,最终双方承认父亲遗嘱,牟六退还了多得的遗产。
临夏市重点围绕征地拆迁、城市管理矛盾纠纷,创建了西关街道“多网合一、一格多员、一员多责”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对矛盾纠纷建立了“网格小组+社区+街道”的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和司法所、派出所、社区的“公调”联动机制,及时跟进化解,为搞好城镇社区、城乡结合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提供了经验。
目前,全州共建立人民调解组织1418个,其中乡镇(街道)131个、村居(社区)1200个,专业性、行业性87个,选配人民调解员9210名,形成了以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导,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为补充的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和一支懂法律、懂政策、知民情、热心调解工作的人民调解员队伍。
“访诉调”联动机制
今年6月16日,和政县三合镇成功调处了一起网上投诉的地界纠纷。几年前,群众赵某和李某两位老奶奶,在铺地膜时打了架。原本关系不错的两家,因此事三代人卷入矛盾,后来经过镇、村、派出所等大量走访群众,确定了争议的焦点是在0.04亩的田地上。三合镇调委会以“说破嘴,跑廋腿”的精神,最终说服双方,消除隔阂,达成协议。
和政县三合镇调委会工作人员在田间地头调解矛盾纠纷(2020年6月拍摄)。三合司法所供图
三合司法所率先在全县建立了第一个与信访部门、法院联调的矛盾纠纷调解模式,实现了“访诉调”联动机制,推行“3+1+1”大时尚微信调解法,用音频群调,单线视频疏通调,亲情培训的做法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预防式”化解纠纷
今年6月,康乐县流川乡二甲沟村村民马某青反映其家庭情况困难及无住房情况的问题。对此,乡党委通过调查发现马某青长期在外,原有住房为危旧房,村上在经得本人同意后进行拆除,落实了危房改造政策,马某青表示很满意。
康乐县在全县范围内对矛盾纠纷隐患突出、问题易发多发的人群建立台账,认真研究分析矛盾根源,全程动态了解情况,做到传统式、被动式矛盾纠纷化解转化为主动式、预防式化解,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临夏州进一步整顿规范全州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在旅游景区建立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保障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
“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中,我们抓早、抓小、抓苗头,融法、理、情于一体,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创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临夏州司法局局长马志雄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