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张海生
9月8日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还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其中,临夏州公安局刑警支队重案大队教导员张海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从警39年,张海生始终扎根刑侦一线,心系群众、扎实工作,打击犯罪、守护平安,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业绩。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海生带领全体参战民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理念,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勇做疫情防控的“急先锋”
疫情发生后,张海生始终坚守在街面巡逻、设卡值守、路况盘查等防控第一线。
境外疫情暴发后,临夏籍境外人员大量回国,为防止风险扩散蔓延,临夏州公安局党委立即在兰州、西宁组建疫情防控专班。作为有着22年党龄、39年警龄的老民警,张海生第一时间提交“请战书”,主动请缨投身抗击疫情一线。经组织研究,决定张海生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负责人,开展境外返回人员摸排防控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张海生来不及也不敢告诉家中86岁高龄且患有残疾的母亲,义无反顾、直赴战场,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防范和应对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以舍我其谁的战斗精神,义无反顾、迎难而上,连续作战、恪尽职守,及时处置化解风险苗头,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好防控关卡的“守门员”
“把战斗堡垒建在前沿,把党旗插在抗疫一线!”作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负责人,张海生到岗后,经汇报迅速组织成立了机场和火车站两个临时党小组,认真贯彻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安排防控任务,及时通报疫情防控形势,做到了吃透上情、熟悉下情。
工作中,张海生不断在兰州中川,陇南、夏河、天水,青海西宁等机场及兰州火车东站、西站联系对接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协商建立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为了不让疫情人员漏管失控,他主动与卫健委、疾控中心等单位联系,加强情报交流和信息沟通,及时分析研判境外入境人员及国内高风险地区来甘人员的活动轨迹,做到“落地不落失、途中不漏管”。
同时,定期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联席会议,安排落实境外疫情输入人员及国内高风险地区来临人员的落地管控工作和被管控人员的思想情绪稳定工作。近四个月时间里,张海生带领专班民警先后对境外,以及国内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共计截留人员885人;对国内高风险区返甘来临人员盘查3578人,确保每一名境外、国内高风险地区来临返临人员管控到位,守好疫情防控关口。
争当防控前线的“排头兵”
3月,伊朗、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疫情暴发。
3月21日,经情报信息研判分析,临夏籍人员蒋某某从马来西亚入境成都,很有可能从成都坐飞机当日抵达兰州中川机场。接此讯息后,张海生带领专班民警在兰州中川机场进行守候。
但不久,又接到指令,蒋某某可能从甘南夏河机场返回。张海生迅即分解任务,分成两组开展工作—— 一组继续留守兰州中川机场;一组在他的带领下驱车赶往四百公里外的夏河机场,并与当地公安人员制定落实了管控预案。
关键时刻,再次传来蒋某某准备抵达宁夏银川机场的讯息。
“一定有问题!”张海生以一名老刑警的经验,判定此人不会从宁夏银川机场抵达。经过进一步缜密研判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回兰州中川机场,加强驻守力量。
不出所料,当晚12时许,蒋某某突然现身兰州中川机场。张海生毫不迟疑、身先士卒,在仅有一次性口罩防护的条件下,第一时间在机场停机坪对蒋某某进行管控隔离,将其带至兰州新区后备医院治疗,有效避免与客流群众接触,有效防止了失控漏管,阻断了疫情传播途径。后经核酸检测,蒋某某结果为阳性。
“我怕的不是自己感染病毒,而是怕这个‘漏网之鱼’会给更多人带来感染病毒的风险。”事后,张海生回忆说。
甘做永不松劲的“螺丝钉”
疫情发生后,张海生最惦念的还是他年逾八旬且患有残疾的母亲。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面对亲情和责任,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忠孝两难全的道理他又何尝不懂呢?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张海生深知疫情防控容不得半点松懈和疏忽,他只能把对母亲的愧疚和自责转化为干好工作、抗击疫情、守护平安的动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忠诚履行“疫情在前、警察不退”的庄严承诺。
常年战斗在扫黑除恶、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第一线,张海生落下了高血脂、关节炎、贫血等多种慢性疾病,但面对疫情,他毅然选择做一颗“螺丝钉”,在战“疫”一线擦亮警徽。(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刚)
责任编辑:韩小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