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凉市崆峒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创新推出“党建+法治”新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法治建设工作走在前列,让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环境成为围绕中心、服务民生的法治保障新动能。
“党建+依法治区”
铺就法治崆峒建设的“红底色”
始终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统筹推进、谋划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以创建“六型机关”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公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落细落实,全面提升综合执法能力水平。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强行政应诉规范化建设。在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布设行政复议工作公示告知牌,方便群众申请行政复议。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动证明事项清理,深化“减证便民”行动,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28条政策措施。
截至目前,共取消各类证明事项46项,公示告知承诺制事项18项,大幅减压企业开办时间,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释放营商环境的内生动力。
“党建+强基固本”
凝聚法治队伍建设的“定盘星”
执牢党建“牛鼻子”,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制,将党建与全区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调度、同考核,使“党建+”成为推动法治崆峒的催化剂。抓住党政“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把党内法规和法律知识纳入各级领导班子日常教育计划之中,在区级层面通过每年6次的区委中心组理论学习、6次区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学法,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嵌入领导干部执政理念和日常行为中。
采取“云端法治课堂”等方式,定期开展法治专题培训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培训党员领导干部11期600余人次,派人参加省政府法治培训2次,举办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研讨班、法治讲座10次。组织8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网上答题和执法证申领考试,通过率达82%,对400余名新提拔科级干部进行法律知识测试。
开展“法律进机关”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全区党员领导干部500余人通过参观法治文化长廊教育阵地,有效提升了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党建+社会治理”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积极抓好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指导成立党组织2个,发展律师党员9名,不断壮大律师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律师作用,率先推荐党员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逐步健全以党委政府法律顾问为骨干、乡镇(街道)部门法律顾问为主体、村(社区)法律顾问为基础的法律顾问体系,为党委、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全面准确把握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新要求,深入推进“法律八进”,打造区域法律服务品牌,建设法治文化乡村,着力打造大秦乡大秦中学禁毒教育宣传基地、安国镇东沟村、寨河乡上滩村法治宣传阵地,切实将基层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夯实法治崆峒建设根基。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完善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平台建设,发挥党员调解员、党员律师品牌工作室专业特长,运用法治手段破解社会矛盾、化解群众纠纷。今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02起,调解成功率98%,进一步构建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刚 通讯员 李小迎)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