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花常开不败——酒泉监狱迎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民警谢飞

发布时间:2025-08-28 11:30:52     来源:甘肃法治报

8月21日,当列车缓缓驶入酒泉南站站台,人群中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一刻,鲜花与敬意交织,酒泉监狱的同事在此迎接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从千里之外平安归来的民警谢飞。

一枚“生命种子” 映刻为民初心

“能让另一个生命延续,是我这辈子最有意义的事。”面对同事的问候,谢飞的声音虽轻,但眼神格外坚定。

从接到配型的那一刻起,他没有丝毫犹豫:“我是警察,服务群众是天职,无论是高墙内的迷途者,还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这份毫不犹豫的背后,是单位多年来深耕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体现。

酒泉监狱始终将“人民至上”理念融入日常教育,让奉献从抽象的口号变为具象的行动。当谢飞在捐献同意书上签字时,他签下的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监狱民警对肩膀上担负责任的深刻诠释,文明从来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是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的温度。

一场集体迎接 凝聚向善合力

车站迎接的队伍里,有监狱领导,有朝夕相处的战友。“谢飞用行动告诉酒泉监狱,文明不是独善其身,而是与人为善。”年轻民警小李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近年来,酒泉监狱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搭建“志愿服务队”,鼓励民警参与社区服务、助学助困等公益活动,让“向上”的力量在队伍中传递,让“向善”的种子在警营里扎根。从志愿活动到结对帮扶,从无偿献血到此次造血干细胞捐献,每一次行动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每一份付出都在为监狱的文明底色添彩。

一种精神传承 书写文明篇章

“谢飞同志的事迹不是偶然,而是酒泉监狱队伍精神风貌的缩影。”多年来,酒泉监狱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与队伍建设深度融合,通过文化活动涵养文明风尚,让“互助、奉献、友爱”的理念外化于行,让每一份善意都能得到肯定,每一次付出都能被看见。

如今,谢飞的故事已成为新的“活教材”,在民警中掀起了“学榜样、践初心”的热潮,这股暖流,正是监狱全国文明单位创建结出的硕果——它让酒泉监狱的队伍不仅有铁面无私的刚性,更有春风化雨的柔情,不仅能守护一方平安,更能用爱心温暖社会。

谢飞播下的“生命种子”与“文明火种”,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道路上,酒泉监狱将继续以榜样为镜,以行动为笔,书写更多关于爱与担当的故事,让文明之花在警营内外常开不败。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