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号召下,一批山东律师奔赴广袤的陇原大地,用专业与热忱传递法治力量,书写法治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法治的温度可以温暖最需要帮助的人,公平正义的阳光正照耀每一个角落。
刘军港:法律援助路上的暖心人
在靖远县,总能看到一位背着公文包、步履匆匆的律师,他叫刘军港,是来自山东的“1+1”法律援助志愿者。一年间,他用专业与温情为弱势群体撑起法治晴空,办结案件4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超百万元。

刘军港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
为老人“争”回救命钱。2024年冬,66岁的高某因交通事故重伤,无责却遭保险公司拒赔。刘军港接手案件后,发现案件牵扯多名被告及各方责任承担问题,而老人却连各被告信息都无力提供。他冒雪跑交警队调取证据,反复研究司法解释,最终依据“交强险优先赔付”规定,帮高某拿到全额赔偿。
巧解八旬母亲赡养难题。85岁的王某因二儿子拒付赡养费,辗转多个部门求助无果。刘军港接到案件后,多次上门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促成子女达成赡养协议。
如今,刘军港的志愿服务期即将结束,但他说:“只要这里需要,我随时回来。”他用行动证明:法治的温度,可以融化最坚硬的心结。
林鹏:用专业与温度守护公平正义
2024年9月,山东青岛律师林鹏积极响应号召,加入“1+1”法律援助志愿者,来到陇南市文县,为当地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林鹏在接待受援群众。
为困难群众撑起法治蓝天。林鹏始终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在残疾人刘女士被故意伤害案中,他克服证据不足的困难,30余次奔走公安、检察机关,多次与当事人面谈,最终促成和解,为刘女士争取到合理赔偿,让法律成为弱势群体的坚实后盾。
让特殊群体感受法律温度。针对聋哑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维权难问题,林鹏探索个性化服务方式,他用手写法律意见与聋哑当事人沟通,确保其充分参与诉讼,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针对因高额彩礼引发的离婚纠纷,他依据民法典据理力争,成功为当事人李某追回12万元彩礼款。
截至目前,林鹏累计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人次。他说:“法援工作不仅是职业,更是责任。我会继续用专业和热忱,为山区群众点亮法治明灯。”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晓云)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