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引领拓新路 智慧矫正助新生——合水县社区矫正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5-08-20 17:50:40     来源:甘肃法治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年来,合水县司法局紧扣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双轮驱动,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从“夯基垒台”到“提质增效”的跨越式发展,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促进特殊人群顺利融入社会贡献了司法行政力量。

合水县社区矫正工作以法治为纲,以科技为翼,以仁爱为怀,在规范执法中彰显公正,在智慧监管中提升效能,在精准帮扶中传递温度,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县域实际、富有时代特色的社区矫正新路径。

基础设施与科技支撑

从“基础功能”迈向“智慧赋能”

五年前,合水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面积230平方米,设9个基础功能室。如今,建成900平方米的“智慧社区矫正中心”,严格对标司法部“三区十八室”标准,功能区划更科学、专业。

从配备基础电脑、执法记录仪,到如今引入自助矫正终端、移动手持设备、心理“CT”诊疗、电子定位装置、VR交互式体验设备等,实现了监管从“人盯人”向“技防+人防”“线上调度+线下监管”的无缝衔接转变,监管效能与精准度大幅提升。

广泛应用甘肃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合水司法公众号、视频号等,实现法律知识推送、远程核查、信息动态管理,科技赋能监管与教育帮扶全流程。

制度建设与执法规范

从“探索建立”走向“精细健全”

合水县司法局深入贯彻社区矫正法,制定出台《合水县社区矫正执法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合水县社区矫正对象计分考核和分级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为规范执法提供坚实依据。

编制《合水县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台账》(9类县级+7类司法所)、《合水县社区矫正档案样本》(4大部分)、《合水县社区矫正调查评估电子样卷》《合水县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笔录式样》,部分在省市推广,实现执法过程动态记录、精细管理、全程规范。“亮证执法”全面推行,执法公信力显著增强。

合水县司法局在坚持“四个一”(学习、劳动、汇报、家访)基础上,深化“三评定”(月考评、季评议、年总评)机制。建立手机定位、微信核查、视频点名等信息化核查处置机制,与检察院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动态跟踪研判。严厉惩处违规行为,五年来共提请撤销缓刑5人,实施训诫、警告数百人次。

在看守所建立全市首个社区矫正警示教育基地,制作本县收监案例警示教育短片,编印《农村常见违法犯罪案例选编》2.5万册,以身边案警示身边人,震慑力显著。

教育帮扶与修复融入

从“基本保障”深化为“综合赋能”

合水县司法局工作重心由“管得住”向“矫得好”“帮得实”转变,确立“以人为本”矫正理念。推行人性化管理,出台《合水县社区矫正人性化管理十条措施》,在报到、宣告、外出、学习、劳动等方面提供便利,体现司法温度。建立走访排查台账,协调落实低保、就业、住房、教育等帮扶政策,近三年落实低保救助124人次,发放救助金13.57万元。

同时,编印专用《教育学习读本》和《记录本》,将红色文化、队列行为规范、好人精神传承(“讲好好人故事、争做公益先锋”)融入教育。在合水县养老服务中心建立劳动教育培训服务基地,组建专业团队开展技能培训,同步进行公益助老服务。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重点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解决心理适应问题。VR技术用于“沉浸式”体验监狱、酒驾等场景,强化敬畏之心。

“安帮之家”品牌安置基地由1处增至3处,推荐就业36人次,发放补助金18万元。建立“黄丝带”帮教基地,发挥民盟等社会力量优势,开展一系列的帮扶、关怀和救助活动。以矫正对象牛某为榜样,引导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参与公益慈善,累计捐款捐物20余万元,传播正能量。

创新品牌与培育典型

从“一点一滴”形成“品牌矩阵”

合水县司法局“四个一、三评定”模式、“人性化管理十条”、《执法规范化台账》《档案样本》等创新成果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形成具有合水特色的社区矫正品牌矩阵。

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管理股王永刚作为全国司法为民好榜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政法系统执法办案楷模、“庆阳好人”,他以身作则,带头推动“讲好好人故事、争做公益先锋”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和养老机构,将道德感化与行为矫治深度融合,点燃矫正对象向上向善的希望之火,其事迹彰显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为民情怀。牛某作为社区矫正对象成功转化的代表,其热心公益、回馈社会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带动了群体向善。由法律服务工作者、职教老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教育帮扶团队,以及持证上岗的17名社区矫正工作者,共同构成了专业支撑力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