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安书写初心答卷——记天津青年法律援助律师张琪

发布时间:2025-08-13 16:33:53     来源:甘肃法治报

当繁华都市的律政梦想与西北大地的真实生活猝然相遇,一位来自天津的青年法律援助律师张琪,在天水市秦安县的土地上,用一年的时光书写了自己的写初心答卷。

初到秦安,广阔的苍茫景象与城市律所窗明几净的环境形成巨大反差,最开始张琪总念天津的潮润与喧嚣,可日子久了,倒爱上这片土地的干爽——风里带着麦香,街巷飘着浆水面的酸香。

在秦安县法律援助中心一年的光景里,张琪参与办理法援案件11件,研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6件、接待群众法律咨询62人次,参加法律宣传活动70余场次。她步履不停地完成了一桩桩一件件工作单位交给的任务,从法治宣传到庭审辩护,青年律师有担当、敢争先的精神在张琪身上熠熠生辉。

办理法援案件时,她最关注两类身影:眼里充满迷茫与冲动的未成年人,脸上挂着朴实与无措的农民。

为少年辩护时,总忍不住多问几句他们的成长轨迹——或许是一次辍学后的“江湖义气”,或许是对“边界”的懵懂。掰开揉碎讲法条,更想让他们明白,犯错能改,但人生没有回头路。看到庭审后他们低头说:“谢谢律师,我明白了”。她突然懂了法援不只是胜诉,更是拉住即将跑偏的青春。

面对当事人,常被他们的“不知者无罪”刺痛。可能是不懂土地法踩了红线,或是被“熟人”忽悠犯了错。一遍遍画示意图讲罪名,听他们反复念叨“原来这是犯法的”,才知普法比辩护更急。当事人攥着她打印的法律规定时的郑重,让她明白:“法律援助是给弱势群体递一盏灯,照亮他们对‘规矩’的认知。”这些案件教会她,青年律师的战场,不止在法庭,让迷途者知返,让无知者明理,才是法援最沉的分量。

她一次次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方言”。在校园,她引导孩子们在稚嫩心中播下遵纪守法的种子;在机关单位,她细致讲解宪法精神如何融入日常行政血脉;在集市街巷,她耐心解答邻里纠纷的症结。一场关于土地纠纷的调解中,她巧妙援引“远亲不如近邻”的朴素情理,终让对峙双方达成和解。她明白,法律宣讲并非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以心贴心的方式,让公正的根须深深扎进陇原的土壤之中。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张妍妍)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