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耐心与匠心解开群众“千千结”——甘谷县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5-07-21 17:49:12     来源:法治甘肃网

在甘谷县,人民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线”,不断上演着化干戈为玉帛的动人故事。

今年以来,甘谷县司法局深耕人民调解领域,凭借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用真心、耐心与匠心,解开群众生活中的“千千结”。

甘谷县司法局始终把“防患于未然”作为化解矛盾风险的重要理念。面对日益复杂的矛盾类型,甘谷县司法局将矛盾化解的关口前移,一方面,定期组织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从法律法规解读到沟通技巧提升,全方位锻造调解“尖兵”。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法律明白人”,让法治力量扎根基层。

WAq(EY,配图)用耐心与匠心“解”开(42260460)-20250721175022

7月8日,甘谷县司法局大像山司法所工作人员在排查矛盾纠纷的同时,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摄

“各个村(社区)通过民主推选、集中培训等方式,一批熟悉村情民意、热心公益事业且具备一定法律素养的人民调解员脱颖而出。”甘谷县司法局副局长牛强说,他们不仅是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平时活跃在田间地头、邻里街坊,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等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大家;更是矛盾纠纷的“前哨站”,凭借对身边人和事的熟悉,能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矛盾,并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进行宣传、调解,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4月1日,甘谷县司法局大像山司法所热情接待了来访的居民茹女士。茹女士称她在陈某经营的某餐饮店工作。2024年8月15日,工作期间她倒垃圾时,因店铺地面积水,滑倒摔伤。

自2024年8月至2025年3月,她多次前往医院检查治疗。其间,陈某仅支付一小部分治疗费后,拒绝再支付任何费用,这件事情一直困扰着她。

了解事件经过后,大像山司法所工作人员联合甘谷县司法局基层股、大像山镇综治中心和人民调解员孙喜强第一时间询问双方当事人、走访证人、查看相关单据。

掌握实情后孙喜强以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为依据,释法说理疏导说服,经过先后三次耐心调解,双方终于签订协议,实现了“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如今,在甘谷县7个人民调解组织里,像孙喜强这样的人民调解员已有1434名,他们正在成为乡村法治建设和矛盾纠纷调解的主力军,为筑牢乡村和谐根基添砖加瓦。

“我们积极探索解纷之道,加强与派出所、人民法庭、镇平安法治办等协调联动。”牛强说,因需而设的“智囊团”,结合各自工作领域、政策法规和部门经验,从既解“法结”、又解“心结”角度出发,采取“小事”马上调、“大事”联动调的工作模式,确保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得到化解。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甘谷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33起,化解621起,化解成功率达98%以上。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