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宣传教育为先导,厚植基层治法治土壤。今年以来,天水市司法局深入实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法律明白人”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特色法治乡村建设“四大工程”,推动基层依法治理走深走实。
“法律明白人”是活跃在基层的群众身边人,最了解群众想法和法治需求。天水市司法局将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作为法治为民的具体实践,持续加大“法律明白人”培养力度,为基层依法治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前不久,秦州区天水郡街道瀛池社区接到辖区居民刘某的求助,称丈夫和她动手,自己不敢回家,希望社区能出面调解。社区“法律明白人”郑斌锋赶赴现场,安抚女方情绪,并将两人约到社区调解。
调解中,郑斌锋了解到,刘某的丈夫王某经常在外喝酒打麻将,与妻子缺少沟通,正巧这段时间妻子娘家有经济纠纷,王某怀疑妻子偷偷借钱给娘家,于是两人发生争吵,进而动了手。
“我们从情理法三个方面与双方进行调解,经过反复耐心的沟通,他们夫妻最终打开了心结,男方保证以后会体谅妻子,两人相互道歉并重归于好。”郑斌锋告诉记者,矛盾纠纷化解要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法律明白人”用心用情用力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扮好“和事佬”的角色,用法律武器解开一件又一件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确保矛盾纠纷依法化解。
据了解,为推动基层依法治理,天水市累计创建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个、157个,累计培养“法律明白人”1.5万余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实现每村至少1户培育目标,指导培育特色法治乡村21个。
不仅如此,天水市司法局扎实开展法治文化阵地“一地一品”建设和提标行动,全市建成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8个,法治公园(广场)、长廊、宣传栏3400余个,农家法治书屋2500余个,实现法治文化阵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此外,持续打造法治文化品牌,秦安小曲“两个女人一台戏”、张家川花儿“法雨沁阿阳”等法治文化作品频频出新,武山县“法治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普法”模式法治主题突出,让群众潜移默化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感悟法治精神、提升法治素养。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