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载法治征途,他以赤诚之心扎根基层,将满腔热血化作为民担当。他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在行政复议与应诉的画卷上描绘法治新篇,用专业与坚守树起一面旗帜,引领无数法治工作者接续奋斗。
他以“专注、热爱、深耕、精通”为信念,用长期坚守与实际行动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法治政府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成为法治建设进程中务实奉献的标杆。他,就是景泰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陶志奇。日前,陶志奇被司法部通报表扬为“全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以学促干 筑牢政治与业务根基
陶志奇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坚持勤学苦练,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办案。
他常说:“办案件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每次办案,他都结合法律条文规定仔细研究案件资料,遇到疑难问题主动向专家请教。经过多年的积累,他从一名普通司法工作者成长为行政复议领域的行家里手。陶志奇深知,法律职业资格是法律工作者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为此,他在县司法局大力推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激励机制,对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干部,不仅全局通报表扬,还给予专项奖励。在他的推动下,全局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多名干部顺利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勇于担当 扎实推进复议体制改革
面对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任务,陶志奇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财政支持,建成180平方米的标准化业务用房,集接待、调解、审理等功能于一体,实现行政复议案件“一站式”办理,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人才是做好工作的关键,陶志奇提出“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干”,通过内部调配、借用等方式,将7名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的干部充实到行政复议队伍。同时,在11个乡镇设立行政复议联系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申请复议解决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创新方法 高效化解行政争议
陶志奇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他创新推行“行政复议+调解”模式,坚持“能调尽调、应调尽调”,将调解贯穿案件办理全过程。为提升调解专业性,他主持组建了由高校教授、资深律师、审判专家等专业人员组成的17人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及由人大代表、律师等构成的15人调解和解委员会,为化解复杂争议提供智力支持。
在府院联动实践中,他积极推动建立“复议机构+法院+N个部门”联动机制,主动打破部门壁垒,与省法院、庆阳中院、白银区法院、景泰县法院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汇报协调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围绕行政审判、复议监督、矛盾化解等议题开展研讨,共同破解法律适用、程序规范等难题。
陶志奇全力推动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多年来保持景泰县行政负责人100%出庭应诉。在多起重大复杂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直面群众诉求、现场释法答疑,切实提升了政府公信力。近两年来,依托府院联动机制,联合法院成功化解8起行政赔偿争议、15件行政纠纷,为政府提供重大行政事项指导22次、案件建议18次。
心系群众 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工作中,陶志奇始终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用一杯热茶、一句暖心话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他将“调解优先”理念贯穿案件办理全程,通过案前释法明理、案中促成和解、案后跟踪回访,推动近48%的案件在复议前实现“案结事了”,既减轻群众诉累,又节约司法资源。在服务大局中,他深度参与政府涉法事务,严谨办理200余起疑难复杂的行政应诉案件,化解60件涉法信访积案。组织复议员“一对一”联系7家企业,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开展普法宣传、“法治体检”等活动,为优化营商环境筑牢法治屏障。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