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基层立法 奏响法治旋律 ——阿克塞县司法局创新探索“12345”工作模式

发布时间:2025-06-27 11:13:33     来源:甘肃法治报

近年来,阿克塞县司法局立足民族地区实际,创新构建“一支队伍、两个渠道、三项机制、四个作用、五个结合”的“12345”工作模式,探索出一条“广纳民意、深汇民智、温润民心”的基层立法参与新路径。去年以来,常态化收集立法建议111条,整理上报93条,推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草原条例》等2部地方性法规修订融入牧区特色需求,为民族地区立法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阿克塞经验”。

建强“一支队伍” 夯实民意采集基础

阿克塞县司法局整合司法行政系统专业力量,组建由公职律师、行政复议员、人民调解员、公证员构成的15人信息采集员队伍,创新“网格化+专业化”管理模式。通过定期走访牧区毡房、定点联系合作社等方式,深入牧民家庭、企业商户开展立法意见建议征集,累计收集社情民意30余条,实现立法建议“从群众中来”的常态化、精准化采集。

畅通“两个渠道” 拓宽民意征集路径

阿克塞县司法局依托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实时发布立法征求意见内容,与立法信息员、群众代表、调解员等保持实时互动,畅通线上渠道,年均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

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室,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会、意见征求会,针对《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草原条例》开展专题意见征集,确保牧民诉求“面对面”传递,畅通线下渠道。

健全“三项机制” 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

强化组织保障。阿克塞县司法局成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抓总、分管领导负责、责任部门落实”的三级管理体系,为工作推进提供坚实组织支撑。完善制度规范。制定工作规则,采取“启动征询任务、前期解读学习”等8个工作步骤完成意见征询任务,实现意见征询全流程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支撑。设立专门办公室和活动场所,将工作职责、制度等全部上墙,确保立法联系点运行有章可循、高效规范。

发挥“四个作用” 提升立法参与质效

发挥立法语言“转换器”的作用。阿克塞县司法局组织法律专业人员将牧区特色诉求转化为法言法语,并写入法规,推动立法精准回应牧区治理需求。发挥法治宣传“播种机”的作用。将立法宣传融入“马背普法队”“毡房课堂”,重点解读与牧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群众法治认同。发挥法治建设“助推器”的作用。为推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教育条例》制定,开展立法座谈,收集意见建议,实现立法与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公平需求精准对接。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的作用。围绕法律法规草案,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不断提高征求意见工作质量。

做好“五个结合” 拓展立法联系功能

阿克塞县司法局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与学习培训、执法监督、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立法宣传五项工作相结合,每个季度组织学习,不断提升立法信息员会务牧民代表的参与能力;走进企业开展调研,积累法律法规修改完善的必要素材;设置立法意见建议征集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立法建议”一站式服务;推动相关基层治理诉求纳入《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草原条例》,确保条例修订聚民心、解民意;持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努力使立法联系点工作在基层得到落实。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汪娟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