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乔兴成)为深化教育改造实效,引导服刑人员树立积极改造态度,近日,兰州监狱举办了第1期“觉醒”小课堂,取得积极成效。
吹响“觉醒”的号角
兰州监狱“觉醒”小课堂全盘复制了宁夏和谐传统文化交流中心公益实践项目“寻找安详小课堂”办学模板,在“寻找安详小课堂”的统一名称下,延展命名为“觉醒”小课堂。将小课堂命名为“觉醒”,寓意让罪犯通过小课堂的学习,能够放下过去的执念,明确人生目标,表现出通透的生活和改造态度,实现罪犯“三观”升华,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状态参加改造,以更加安宁、祥和的态度回归社会。

启发学员对父母、对长辈、对家族、对社会的感恩心和责任感。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乔兴成 摄
第1期小课堂共有学员42名,下设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至7人,分别命名为“定心”“静心”“安心”“问心”“明心”“恒心”。“觉醒”小课堂以“思想觉醒、道德重塑、心灵荡涤、灵魂摆渡”为导向,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教化功能,致力于提高罪犯对生命力建设的认知能力,自觉改造和自我转变意识的提升,降低狱内违规违纪率、重新犯罪率和抑郁率,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寻找安详”小课堂创造性借鉴和创新性融合。
摆渡“觉醒”的航船
兰州监狱第1期“觉醒”小课堂的课程以《郭文斌解读<弟子规>》为主线,结合连根养根、一封家书、讨论分享、励志立命等教学环节,共分5天6个板块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在为期五天的教学活动当中,结合开班、结业仪式,组织服刑人员合唱《国歌》,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看教育视频,将政治改造与文化改造相结合、生命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贴近罪犯改造生活,共情激发和培植了学员的爱国主义情怀。
视频教学板块。以解读《弟子规》为主线,适时安排播放《自我救赎》《摆钟实验》《妈妈的饺子》《善的传递循环》等多部短视频教育片,激发了学员的感恩心、敬畏心、责任心和改造内生动力。
立志教育板块。开展了连根养根仪式,启发学员对父母、对长辈、对家族、对社会的感恩心和责任感。开展了《一封家书》活动,帮助学员搭建起同家庭的链接,教育学员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恭敬长辈,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开展了励志立命活动,通过组织学员书写和宣读立志书,启发他们找准新航向、树立新目标,进而自我鞭策、自我加压、自我鼓励。
个人学习分享。组织开展了4次的个人分享,引导学员打开心扉、找准短板、深刻反省,并给家人、社会、受害人作出深刻忏悔。第一天开班前,学员进行了3分钟的自我介绍,包括基本情况、家庭成员等,学习了五项班规。第二天在弟子规“入则孝”完成后,开展了看父母长处、看父母好处、看父母难处的“三看父母”讨论。第三天开展了“父母给我做的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给父母做的影响最深刻的一件事”讨论分享,唤醒沉睡的良知,打好爱的根基。第四天开展了遵守五项班规、“我要做的感动祖宗和父母事”进行讨论和分享。第五天在结业仪式上,随机选取部分罪犯上台分享学习体会,谈体会、谈感受、谈收获,激发学员学用结合、积极向上的持续学习热情。
课程辅助板块。行“现场礼”,明明白白尊师重道。每天要行上下课礼,诵读感恩词,激发学员尊师重道的恭敬心、敬畏心,根植习礼守规的思想意识。读“现场书”,明明白白入脑入心。每日晨读1小时,集体诵读《弟子规》《寻找安详》《醒来》等著作,感悟人生真谛。除“现场尘”,明明白白擦拭过往。每日集体
习劳,通过警官示范引领,通过擦地等习劳活动,让学员放下骄傲、沉下身子,学会爱惜环境、节约粮食,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劳动观和集体主义荣誉感。走“现场步”,明明白白提移落触。开展现场步、拍拍操、八段锦等的学习,引领学员感悟情绪变化、身体变化,体验过程式幸福,引导学员找到现场、活在当下。找“现场美”,明明白白感受差距。通过找人好处、惜纸惜字,引导学员培养发现美的眼光,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培养节约一张纸、珍惜每个字的内省自律活动,养成以谨慎、卑微、珍惜、美好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收获“觉醒”的果实
“觉醒”小课堂结业仪式上,制作播放了本期“小课堂”全程各环节的学习视频,让全体学员回顾了整个学习过程,看到自身的变化,感悟自身的升华,实现了“觉醒”的办学目标和追求。主持人随机选取了部分学员进行现场分享。
正如学员王某所言:“‘觉醒’小课堂是一本书也是一座桥,我们每名服刑人员都要认真去阅读这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发现和感知真善美,放下心中的执念,走上从此岸到彼岸的桥,成为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