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司法局: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质效双升”

发布时间:2025-05-28 15:51:34     来源:法治甘肃网

  2025年,金塔县社区矫正工作持续提升矫治教育成效,智慧矫正管控功能不断增强、监督管理教育方式不断细化、刑罚执行一体化持续推进,全县社区矫正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截至目前,金塔县司法局10个基层司法所未发生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等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应,为平安金塔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筑牢安全稳定“防火墙”

  坚持政治引领力,确保思想认识到位。金塔县司法局坚持把政治引领贯穿于社区矫正工作全过程,旗帜鲜明讲政治。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平安金塔建设考评,科学评估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工作质效,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法治保障力,确保规范执法到位。坚持精准把握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熟练掌握工作流程和执法标准。线上不定期抽查各司法所社区矫正对象数据信息等情况并予以通报;线下实地走访10个基层司法所,重点检查社区矫正各项工作落实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整改时限及要求,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在重大时间节点,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开展专项督查,严格落实社区矫正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坚持德治助推力,确保攻心治本到位。坚持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两育”并举,在全力实施法治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德治教育,达到攻心治本作用。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特长,一方面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植树造绿”“交通文明劝导”“环境靓化”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践行“参与、互助、奉献、进步”志愿服务理念,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社区矫正对象思想状况,教育引导社区矫正对象践行公民道德,革除不文明、不道德的陋习,培养遵守社会主义道德的自觉性。

  坚持智治支撑力,确保风险防控到位。坚持以智赋能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推动业务管理、远程教育帮扶等信息化工作平台的建设升级;持续深化“智慧矫正中心”建设,以“技防”补足“人防”,筑牢社区矫正安全监管底线;借助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等载体,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推动政法各单位强化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加强重点执法环节衔接配合,防止出现工作盲区和“真空地带”,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不脱管、不漏管。

走好智慧矫正“先手棋”

  区域设置标准化。金塔县社区矫正中心按照司法部关于“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信息化要求建设。区域设置严格遵照司法部《社区矫正中心建设规范》“三区十八室”要求,设置安全可靠、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功能区域,社区矫正中心的全面建成,大力提升了社区矫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水平。

  数据采集模块化。建立完善的社区矫正数据采集制度。建立矫正机构基本信息库、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基本信息库、社会工作者基本信息库、社会志愿者基本信息库、矫正对象基本信息库等各类信息库9个,采集各类信息9000余条,为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教育矫治精准化。深化心理健康自助系统、心理测评终端的应用,利用结构性面谈、心理测评和风险评估,精准分析社区矫正对象个性特征、日常表现、现实需求等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矫正方案,定制个性化学习资源。根据不同犯罪类型,结合个体需求,开展定向互动“专业课”。

念好矫正教育“紧箍咒”

  严格常态化监管。对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确保监管人员能够知其位、听其声,有效防止脱管漏管。

  严格请销假制度。按照社区矫正对象严管、普管、宽管不同等级,严格执行基层司法所、县、市司法局审批权限,及时核实请销假证明,确保请假的真实性和必要性。

  严格重要节点管理。在节假日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等重点敏感时期,进行全面排查走访,加大法律宣传和监督管理力度,确保重点时期社会和谐稳定。

  严格落实教育矫正。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行为特点和需求变化,认真抓好社区矫正对象日常集中教育。积极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公益活动,有效引导矫正对象通过学习和公益活动增强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韩小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