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不是冰冷的‘武器’,而是有温度的‘灯火’,我们要让法律的公平正义在每一起行政复议案件中得到回响。”这是庆阳市司法局行政复议与应诉一科科长杨军平鼓励工作人员时常说的话。
近年来,杨军平坚持以化纷争促和谐为目标,在行政复议中书写法治信仰,先后审理各类行政复议案件2400余件,办理行政诉讼应诉案件650余件,接待接访群众1280多起2650余人(次),参与制定了《关于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作配合办法》,实现公正司法与行政执法的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效能叠加。
杨军平曾被评为甘肃省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先进个人,近日被司法部通报表扬为全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把法治信仰融入复议实践
杨军平积极探索,组织原庆阳市法制系统干部赴外考察学习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在观摩学习中汲取经验,在相互交流中促进提升,为新时期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在创新机制和提升效能上提供了宝贵经验。
工作实践中,杨军平坚持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分级分类制定编印了领导干部《一月一法》学法手册,以案说法,共推出200多个经典案例,普及法律知识,以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为核心,树牢“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法治要求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意识。
在办理案件中彰显公平
2022年,杨军平一边坚持体制改革不松劲,一边坚持依法办案不松懈,对3起社会影响大、法律法规适用存在较大争议的涉企系列行政处罚案件,一遍又一遍地对案卷慎思研判,在注重实地调查研究和梳理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多方作用,均作出依法撤销的复议决定,并积极发挥行政复议事后监督制度,制发行政复议建议意见书2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高达1238万余元,受到企业的良好评价,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定分止争”,发挥了行政复议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积极作用。
用真诚服务赢得群众认可
全省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启动后,杨军平锚定目标,势必要让改革的进行曲奏响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长出丰硕的花果,为法治政府建设创造更大的价值。杨军平坚持调研为先,起草了全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各类调研报告、工作报告、交流发言材料等30余篇,制定了《庆阳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等7项工作细则,督促指导县(区)司法行政部门及时做好涉改各项工作,为深化改革的“甘肃速度”和“甘肃经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后,杨军平率先开展学习研究,对照解疑惑,绘挂图作标语,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送法进单位进企业,开办主题培训班,依托“巧儿说法”和庆阳革命老区深厚的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等形式集中进行学习宣传推广,正确引导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驻村帮扶期间,杨军平努力以复议调解化解干戈,成功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5起,为帮扶村帮办实事好事50多件,争取帮扶资金30余万元,全力将所帮扶的瓦崾岘村打造成为全县种草养羊专业示范村,为富民强村贡献了个人智慧,杨军平用实干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认可。
从业路上,杨军平深耕细作、笃行致远于政府法制工作;惟实励新、精进臻善于法治政府建设,以赤子之心维护法律的尊严和老百姓的公平正义,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树立了司法行政干部的良好形象。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