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洮县司法局八里铺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主动创稳,探索“普法+调解”新模式,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防全过程,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2月,临洮县司法局八里铺司法所被省委政法委表扬为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单位。
工作人员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资料图)。八里铺司法所供图
创新机制 凝聚合力
2024年3月,甘肃某建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八里铺派出所求助,该公司与施工方因工程款给付数额发生纠纷,请求处理。接到警情后,派出所通过“一警情三推送”机制将该矛盾纠纷推送至八里铺镇综治中心。八里铺镇综治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吹哨,站所报到”机制,组织司法所、派出所工作人员成立调解小组深入现场调解处理。因双方分歧较大,经多次调处,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该矛盾化解。
八里铺司法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将人民调解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联的工作加以整合,初步形成了镇综治中心牵头抓总,镇调委会、司法所、派出所和各村调委会各负其责、又互相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着力配齐配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对1个镇级调委会、18个村级调委会、146个调解小组人员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充实镇、村调解员及网格员240余名,聘请熟悉法律知识的6名“五老人员”担任调解员。深入推进警调对接、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建强纠纷调解队伍,联合综治中心、镇调委会、派出所组建专职调解员队伍、打造品牌调解室,并结合每周工作例会,各相关职能部门互通风险隐患、治安状况、工作进展,开展排查研判,把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详细排查 及时调处
“谢谢你们,化解了我们的矛盾,以后我们两家一定好好相处!”近日,辖区村民杨某和邻居杨某某因排污问题产生邻里纠纷。杨某多次沟通无果,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求助。接到调解申请后,镇调委会联合镇综治中心、村委会迅速行动,耐心讲解邻里相处之道,引导其换位思考的同时,详细解读相关法律条文。最终,在调解员的帮助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八里铺司法所严格落实矛盾纠纷“五级九天”排查化解机制,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网格员、网格辅助员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化解,并逐一建立台账、梳理汇总,对排摸出的矛盾纠纷及时衔接司法所、派出所及相关职能站所、村社干部及时调处,做到发现一起、化解一起。2024年以来,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261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259件,调解成功率99%。
树立标杆 优化服务
“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难题。”2024年4月,辖区村民黄某反映:其住所附近商砼站昼夜不停施工,对其房屋造成了一定的损坏,搅拌混凝土产生的噪声对其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司法所工作人员立刻赶往现场,对双方进行调解。经过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八里铺司法所积极探索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模式,统筹调解资源,创新调解模式。2019年,时任司法所长的王天弼凭借着积累的调解经验以及良好的群众基础,成立了“老王调解室”,先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200多件,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20万元。“有事找老王,事情准解决”,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
与此同时,临洮县司法所围绕打造“一站式”服务实体平台,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站,12348法律服务热线,甘小律自主终端服务机,一村一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为村级事务提供法律意见、起草法律文书以及办理其他法律事务的合法性审查。2024年以来,一村一法律顾问开展下沉式法律咨询30场次,接待来访群众310人次,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站咨询婚姻、金融、土地相关法律法规220人次,协调推送法律援助及司法公证15人次。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