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强化攻心治本工程 平凉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25-01-17 15:07:14     来源:甘肃法治报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谈海永)2024年,平凉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认真落实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围绕落实全省监狱系统规范化建设三年提升行动和监狱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突出罪犯教育改造主责主业,强化教育改造攻心治本工程,落实“5+1+1”教育改造模式,扎实开展“三课”教育,不断规范出入监教育,进一步提升出入监教育质量,提升民警个别教育能力,强化罪犯个别教育工作,加强监区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监区文化品牌创建,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加强社会亲情帮教工作,切实提升了教育改造工作质量。

规范罪犯出入监教育“夯基础”

平凉监狱建成入监教育中心、出监模拟实训中心,建立《平凉监狱罪犯入监教育专档》和《平凉监狱罪犯出监教育专档》,印制《甘肃省平凉监狱罪犯出监教育手册》700余份。明确罪犯入监教育阶段入监训诫、认罪服法、监规纪律、行为养成、心理辅导、道德法治、安全常识等十一项教育内容。

推广应用出入监教育“五步教学法”。教学法以形式、方法、步骤、效果、考核评价为主要内容,集入监宣誓仪式、入监教育第一课、入监队列训练、入监教育、考核五个方面于一体,汇集入监过渡、行为养成、应知应会、令行禁止等做法,突出“三声”(报数声、唱歌声、番号声)洪亮;“三相”(站相、坐相、走相)规矩,“五序”(学习教育秩序、队列训练秩序、出操开饭秩序、出收工秩序、车间劳动秩序)整训,通过抓内务标准、练动作要领、学行为规范、严纪律要求、明法纪道德等进一步提升了罪犯入监教育质量,为下一步罪犯改造向着高质量发展打牢了坚实基础。

出监教育阶段实行“每天(不含休息日)固定时间+教育日全天候集中教育”的教学模式,内容侧重于思想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前途教育、法治观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社会适应性训练等内容,规定罪犯出监教育期间每一天教育内容和罪犯教育手册填写内容,采取“集中统一授课+N”教学模式,即民警集中授课、电教中心线上教学、外聘教师现场(视频)教学、出监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切实发挥出入监模拟实训中心作用,通过模拟工商所、司法所、派出所、银行、社保中心等多个行政服务场景及办理身份证、结婚登记等10多个场景的仿真性实训,打通罪犯刑释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开展狱内矛盾排查化解“稳狱情”

平凉监狱探索应用“4679”工作法推动罪犯矛盾化解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各类矛盾特点,制定《甘肃省平凉监狱关于深度应用“枫桥经验”进一步深化罪犯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由监狱长任组长,分管政工、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生活卫生、计分考核、信访工作的副监狱长任副组长,狱政管理科、教育改造科、生活卫生科、刑罚执行科、狱内侦查科、服刑指导中心、劳动改造监管科、指挥中心、纪委、政治处、办公室、各监区负责人为组员的矛盾化解协调指导组,成立“和畅空间”矛盾化解工作室,对监区难以化解的矛盾通过狱内相关单位协调化解与争取社会亲情力量支持为模式的方法进行化解,2024年工作室对顽固犯、重点罪犯集中开展了社会帮教、亲情进监帮教、亲情家访和矛盾化解工作攻坚,录制家访罪犯视频35部、罪犯亲属视频56部,取得了一定效果。

文化创建确保改造“有温度”

平凉监狱有效整合传统文化与监狱文化,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各类文化活动,精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凸显不同文化元素的“一区一品”监区文化。以“德、孝、勤、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统一设计和建设狱内生活区、劳动改造区、教育楼文化设施。通过诗词大会、劳动技能竞赛、“书香监区”及“书香个人”创建、文艺创作、家书分享、“感恩母亲”主题帮教、为祖国庆生文体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监区文化品牌展示活动,多层次、大范围开展书法、绘画、音乐、棋类、舞蹈、体育等各类罪犯兴趣小组,丰富罪犯生活,彰显“一监一特色、一区一品牌”文化特色。其中一监区连续两届举办“诗词大会”,五监区编排的“孝道手语操”,八监区“正念静心手工制作小组”等凸显了文化改造的成果和温度。

加强网络资源整合与特色文化品牌开发。监狱依托电教中心、监狱报等传媒渠道,开办“忏悔录”“读书感悟”“道德讲堂”“普法教育”等专题频道,电教中心下载制作《这里是中国》《法治讲堂之忏悔》等专题教育节目120余集,组织罪犯创作《改造三字经》《互监组之歌》,研发制作电教中心AI教育数字人(软件正在研发中),将传统教育方式与信息技术优势相融合,使罪犯教育资源增量扩容,即使之能够广泛参与,又借助提升了改造质量。

与平凉市博物馆、平凉市道学研究会联系,组织开展崆峒文化与罪犯改造应用专题研讨会1场次,编研出易于修心正念的《崆峒养心操》,在全体罪犯中推广练习。

开展罪犯项目矫正“促安全”

平凉监狱强化危险性评估结果运用。充分运用心理健康体验区设备提供的科学数据,结合心理测试、情绪感知、专注力测验和危险性评估结果,对新收押罪犯、夜班楼道安全员等开展危险性评估共计1657人次,预警176人次,有效防范控制监管安全风险和生产安全风险。

实施罪犯理性化矫正项目,探索新的罪犯教育改造方法。监狱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罪犯危险评估与项目矫正中心联合开展罪犯理性化矫正项目,在平凉监狱签约成立罪犯矫正项目合作共建基地,邀请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授翟中东开展项目矫正理论和实务培训。将八监区作为试点开展理性化项目矫正,项目矫正按操作手册有序推进,在罪犯认罪悔罪、遵守监规纪律和劳动改造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八监区罪犯违规违纪率、参加项目矫正罪犯遵纪守法率、整体劳动改造效率都稳步提升,罪犯和民警反映效果良好,开辟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造罪犯新途径。

重要节点、敏感时期重点罪犯走访干预。在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前,开展重点罪犯改造情况走访和心理危机罪犯干预访谈,有效疏导了罪犯情绪,从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罪犯矛盾,有效维护了监狱持续安全稳定。

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助力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监狱与平凉市心理学会签订合作协议,平凉市心理学心理援助基地在平凉监狱挂牌。平凉市心理学会专业的心理团队为监狱心理矫治人才队伍培养和罪犯心理矫治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助力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更好发展。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