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杨小麟)今年以来,兰州监狱紧紧围绕《全省监狱2024年教育改造工作要点》,在罪犯教育改造方式上持续创新,深入推进监区文化建设,积极探索教育改造“甘肃模式”,其黑板报“文化长廊”建设成果丰硕。
以文化人 立意起点高
兰州监狱以提升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为核心,全力夯实基础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资源,构建起体系化、立体化教育格局,其中黑板报“文化长廊”建设立意深远,发挥了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
在强化罪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以“四史”教育、时事政策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按月精心规划板报主题,重点展示新时代发展成就与党和国家发展成果等内容。2024年已完成诸如“学习党的历史感恩党的关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族团结进步”等156幅主题板报的制作与评比,引导罪犯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与民族观,增强其对国家发展的认知与认同。
于增强罪犯学法守法意识而言,基于“八五”普法规划,制作“反有组织犯罪法”“尊法・学法・守法”“法律援助知识宣传”等以宪法和法律常识教育为主题的板报78幅,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助力罪犯培养尊崇法律、主动学法、真正懂法用法的意识,促使其在改造过程中自觉遵守法律,为回归社会后的守法生活奠定基础。
针对提升罪犯遵规守纪观念,各监区采用简洁易懂的图画文字及幽默风趣的表现形式,以罪犯易于接受的方式,制作“互监组制度落实”、《服刑人员行为规范》、“严纪正风强执行夯基固本促提升”监规纪律专项整治活动等主题板报121幅。这种直观生动的教育方式,让罪犯在日常改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主动纠正不良言行,积极配合监狱管理,降低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概率。
以文育人 内容落点实
依据黑板报“文化长廊”建设要求,各监区紧密贴合文化建设工作要点,充分发挥板报宣传优势,打造出一批主题鲜明、结构合理、直观感受良好且整体效果出色的板报作品。
这些板报主题鲜明,依据时政教育要求与罪犯教育改造年度计划,各监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框架下积极创新,使全年600余幅板报既紧扣主题又展现出新颖独特的形式,避免了千篇一律,有效吸引了罪犯的注意力,提升了教育效果。
其结构合理,以拥党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等内容设置主题板块,从多个维度和层面展开宣传教育。凭借广阔的文化视野和丰富的心灵体验,从法、理、情等不同角度深入挖掘,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地展示教育改造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与新成果,为罪犯提供了全面且深入的教育引导。
为增强直观感受,各监区借助黑板报“短、平、快”的优势,通过按月展览、按季评比的方式,激发了罪犯参与板报制作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罪犯于潜移默化间不断反思自我,重塑改造信心,坚定了重获新生的信念,为其改造之路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各监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罪犯小组生活会等机会,群策群力、精心筹备、巧妙构思并认真制作,全力提升板报质量与整体效果。一幅幅生动形象、富有内涵、启迪心灵的展板,成为监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以文感人 教育切入深
面对新时期罪犯教育改造的难点问题,兰州监狱巧用黑板报“文化长廊”这一形式,深入浅出地开展教育工作,潜心育人,致力于提升教育改造质量。
通过精心打造的“文化长廊”,帮助罪犯深切感受监狱民警秉持的法治思维与人文关怀,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将其转化为自身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促使罪犯在改造过程中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困难与挑战,努力提升自我修养与品德素质。
积极组织罪犯参与“牵手黄丝带共筑新生路”“听九曲黄河・讲改造故事”特色艺术节、“服刑罪犯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文体活动,并与板报宣传相结合,培养罪犯的兴趣爱好,增强其文化归属感。在此过程中,罪犯的爱党爱国意识得到显著提升,自觉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为顺利回归社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引导其以全新的姿态走向新生。
定期组织全体罪犯参观黑板报“文化长廊”,并开展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激发罪犯对党和祖国的感恩之情。这种情感的触动进一步激励罪犯踏实改造,增强其对改造的信心与决心,使其主动学习各类知识与岗位技能,提升就业能力,为刑满释放后顺利融入社会、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提供了有力保障,真正实现从罪犯到守法公民的转变。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