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之路,一条铺满阳光的救赎之路

发布时间:2024-12-13 11:50:10     来源:甘肃法治报

假释作为刑罚变更执行的重要措施,是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的重要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对于激励罪犯积极改造,促进罪犯回归、融入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假释的存在是我国司法为了保证那些真正意识到错误的服刑人员能够拥有快速获得新生的机会,但这个机会的获取非常难,并不是能够拥有申请假释资格就能够真的假释成功,实践中,假释适用率普遍偏低,制约了假释功能及价值的充分发挥。

摆在眼前厚厚的一摞材料,是关于甘肃省永登监狱罪犯严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刑期4年,2023年1月11日入监)的假释材料,厚厚的材料只是监狱、检察机关、法院对于罪犯假释的审查、认定和裁决。但透过这一摞厚厚的材料,既体现了我国司法实践保障那些真正意识到错误的服刑罪犯能够拥有快速获得新生的机会,更体现了监狱、检察机关、法院对法律原则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生命至上全力救助孩子

监狱是改造罪犯的地方,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场所。然而,在监狱中,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也展现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正在用勇气和决心,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qEY大墙内外596期配图)假释之路,(37257407)-20241213115311

永登监狱党委会议研究有关事项。永登监狱供图

2023年12月20日上午10时,永登监狱罪犯严某某妻子吕某某、兄长严某正常会见时,向值班民警副教导员张恩来反映罪犯严某某11岁儿子患白血病正在住院治疗,需要与罪犯严某某进行骨髓配型与移植,得知此事后,张恩来及时向监区长高瑞杰报告并紧急商量后,高瑞杰和张恩来在罪犯严某某会见结束后,当即对其进行个别谈话。

“今天你妻子来会见,说明了孩子的病情,你作为孩子的父亲,心里肯定非常焦急担心,但现在你正在服刑改造,对家里的事帮不上忙,孩子病情的事我们会及时向监狱领导反映,你要踏实改造,不要因为过于担忧孩子而发生违纪违法行为。”

谈话结束后,高瑞杰第一时间报告永登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潘旭,潘旭立即让监区将罪犯严某某的入狱表现和改造情况汇总分析,并要求重点关注严某某的情绪变化,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12月22日上午,监区长高瑞杰和管教民警白文亮又对罪犯严某某进行谈心鼓励:“希望你不要有心理负担,好好改造,不知你对自己的改造有没有信心?”

“有,为了孩子,我一定努力改造。这个病确诊后,当时有压力,也有些想不通,为什么不幸的事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如果有机会,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救治自己的孩子,这也是我作为父亲应尽的责任。”罪犯严某某积极配合监区的谈心鼓励。

12月24日上午,白文亮和高瑞杰再次找罪犯严某某谈话了解他的思想状况,并告诉他:“监区副教导员张恩来一直在和你的家人联系,也和你儿子的主治大夫在协商因你的特殊身份要进行的治疗方案。”

12月25日,在监狱召开的狱情分析会上,高瑞杰就罪犯严某某的入狱表现和改造情况作了详细说明,监狱领导一致决定全力配合治疗,永登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范守仁现场拍板:“生命至上,全力救助孩子。”

12月26日上午,高瑞杰和张恩来在谈话时告诉罪犯严某某:“监区已把你孩子的情况向监狱领导汇报了,监狱领导非常重视,指示监区加强和你家属的沟通,与医院主治大夫的沟通,全力救助孩子,据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孩子是要做骨髓移植的,这就需要与你做配型,监区已安排给你多加点营养品,你要注意保养好自己的身体,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为孩子下一步治疗做好准备。”

主动作为启动假释程序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在不经意间悄悄从指缝溜走。

连日来,四监区副教导员张恩来马不停蹄地忙了起来,他一边和严某某妻子联系,说明监狱领导同意全力配合治疗的意见,继续深入了解孩子病情,随时向监区、监狱领导报告。一边由于家属对治疗方案了解得不全面,还得积极主动和主治医生联系了解具体治疗方案,在最终确定治疗方案时需要严某某连续打针化验5次,条件符合后才可以做骨髓移植。但因医疗条件限制,移植手术又是一个大问题,需要到外地进行骨髓移植手术。

监区将需要严某某连续打针化验5次,条件符合后需要到外地进行骨髓移植手术的事向监狱领导作了汇报。

监狱领导慎重考虑后,提出结合罪犯严某某劳动改造情况,研究是否可以假释。

严某某能不能假释?监狱领导,监区负责人及管教民警都存有顾虑。法律规定方面,假释条件中“没有再犯罪危险”的标准难以把握,办案主体方面,办理假释案件的风险不可预期,罪犯假释后再犯罪对承办人员没有建立容错机制,一旦罪犯假释后再犯罪,往往会实行案件倒查、责任倒追,给办理假释案件的承办人员带来一定风险,出于风险责任的顾虑,使假释的适用从提请到监督、再到裁决都存在困难。

2023年11月初,最高检首次聚焦假释监督主题,发布了5件假释监督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是最高法、最高检作为最高司法机关对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指导的一项制度工具,具有司法解释的效力,对下级机关办案具有约束力。最高检发布一批假释典型案例的缘由是,司法实践中,假释的适用率过低,使得这项法定制度几乎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这与之前开展的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对违规“减假暂”进行集中整治后,假释适用标准不断收紧,比如财产刑未履行的一律不得假释;办案人员怕追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变得更加“谨慎”,甚至不作为,出现了符合条件也不予假释的不当从严现象。持续大规模下降与发布指导性案例及其释放的信号可以说是对这种“矫枉过正”现象的再校正,也是检察机关作为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法律监督机关应有的担当。

(qEY大墙内外596期配图)假释之路,(37257410)-20241213115535

监区民警开展个别谈话。永登监狱供图

为此,永登监狱从上至下达成共识,监狱机关应当更加积极地依法、优先适用假释制度,保障服刑人员获得假释的权利,因为只有假释后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治疗。监狱决定主动作为,启动假释程序。

罪犯严某某在入监后,能认罪服法,遵守监规纪律,积极参加劳动改造,总体表现是非常好的,但对当时的案件受害人在法院判决后一直未落实赔偿,这是限制假释的一个门槛。为此,监狱领导派刑罚执行科民警远赴天水,联系当时的案件受害人,进行多次调解,受害人考虑到当事人的家庭情况和孩子的病情后,接受了调解赔偿并出具了谅解书。

2024年1月28日,张恩来和民警马东旭对严某某进行政策宣讲、心理疏导:“你的情况监狱相关部门已开始着手做假释的材料了,如果假释获批,就可以提前出狱进行骨髓移植了。现在更是关键时刻,一定要调整好心态,这既是给自己争取机会,也是给你儿子争取生命。”

2024年2月27日,严某某向监区递交了提请减刑(假释)罪犯保证书,提请减刑(假释)罪犯悔罪书,他在提请减刑(假释)罪犯悔罪书中写道:“通过这一年的服刑改造,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鲁莽,给受害人带来了巨大的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失,我对我犯的罪行深感悔恨,我在这里真心地向我的受害人说声对不起,请您原谅我,我今后会好好改造,洗心革面,用改造的劳动汗水洗刷我所犯的罪行……”

2024年3月2日,民警马东旭、白文亮在和严某某谈话时告诉他:“你的假释正在积极推进,我们帮你查了一些病例,白血病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不要有思想负担,你儿子的病一定能治好。”

严某某表示:“谢谢警官,我书写了思想汇报材料和悔罪书。我一定好好表现,争取早一点假释获批,挽救儿子的生命,否则我不能原谅自己。”

2024年3月4日,监狱对罪犯严某某作了再犯罪危险性评估,严某某入监服刑以来在民警的耐心教育引导下始终能够认罪悔罪,服从法院判决,努力重塑自我,深刻反思自己的罪行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

3月6日,监区召开监区长会议,呈报罪犯严某某假释,监狱专门派相关部门到严某某家庭住地进行了解,和当地公安部门、司法行政部门调查衔接,并按程序将严某某假释材料上报。

获得假释彰显法律温度

公平正义,是法律的最高价值,也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期待。

2024年3月7日,永登监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三条之规定,建议对罪犯严某某予以假释。特提请裁定。

永登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范守仁告诉记者:“古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监狱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那么有罪犯如果能够在服刑期满之前完成改造,接受教育与改造程度良好,又遵守监狱规章制度,对社会失去了危害性,便不再需要执行接下来的刑罚。对罪犯严某某的假释,一是符合假释的条件,二是考虑到孩子的病情,生命至上。这重重考虑不是让假释‘形同虚设’,而是为了让这难能可贵的假释名单能够落到实处,落到真正有资格获取的人身上,我们在给罪犯一次机会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被害者的心理,唯有维持绝对公平,方能彰显正义。”

2024年4月1日,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向永登监狱发出假释提请活动检察意见书:经审查,罪犯严某某符合提请假释条件。未发现提请假释建议不当,同意将案件交监狱长办公会审议。

2024年4月8日,永登监狱监狱长办公会审核同意罪犯严某某假释,并向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

2024年5月17日,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严某某假释出监(假释考验期自假释之日起至2025年1月20日止)。

当严某某在监狱法庭开庭完毕回到组内时,眼中饱含热泪,激动地向组内人员说:“我不知道该如何向警官表达感谢,向政府表达感谢。但是两年来在永登监狱的改造让我更加有信心承担起对子女、对家庭的责任,用担当和责任来回报警官的教诲。”

严某某假释后,监狱安排张恩来及时跟进回访,监狱领导多次询问治疗情况,目前,严某某和儿子正在上海进行治疗。

严某某妻子吕某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得知孩子患了白血病后,我顿感天塌了,探监时将孩子的情况告诉了当时正在服刑的丈夫和管教警官。情暖高墙、恩情似海,永登监狱为我丈夫依法办理假释,这是我做梦都没想到过的,通过这件事,我亲身体验到了永登监狱领导和监区的民警极其负责的工作态度,也让我们真正了解了监狱的严管善待,法外有情的人性关爱,正是有了民警们无私的付出和帮助,才让我的孩子有了宝贵的治疗机会……”

永登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潘旭告诉记者:“假释工作是对服刑罪犯改造表现的肯定和奖励措施,在实践中,减刑适用率较高,假释适用率较低,减刑和假释适用不平衡。此次假释,充分体现出‘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更体现出永登监狱以人为本的改造理念,是法律、政治、社会效果的体现,是刑罚执行宽严相济的体现,是执法法度和温度的体现。”

点点滴滴汇聚成一束光

张恩来告诉记者:“从得知严某某孩子的情况,到监狱慎重考虑后告诉严某某,包组民警非常关注,及时、多次谈心谈话,化解他的思想压力,心理担忧,与家属对接,监狱对病情、家庭情况各个方面深度了解,想办法考虑了几种方案,所有的考虑都是以孩子的生命为重中之重。严某某假释后,在罪犯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感受到了监狱对服刑罪犯家人、家庭的关心关爱,对服刑罪犯的改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永登监狱四监区罪犯李某某在罪犯严某某假释后说:“看着他踏出监门的背影,我内心感慨万千,正是发生在我改造生活中的这件事,彻底地改变了我对于监狱、对于改造的看法,也冷静下来思考了良久,自己渐渐明白,每个人的机会都是自己争取的。监狱的每一位警官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着每一名服刑罪犯,也是他们的努力和奉献才在这高墙之中‘孕育’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生命’,营造了‘共勉’‘互助’的改造氛围和积极阳光的改造环境,正是这点点滴滴,汇聚成了一束光,当这束光照耀在服刑人员身上时,那便是未来与希望。”

严某某改造中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假释,感动了许多人,他的事例,成为了一个激励人心的例子,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改造自我的可能性。

严某某的事例,是一个以勇气、改变与新生的真实记录。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改变自我的可能,只要有勇气、有决心,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假释决定是罪犯改造之旅的法律见证,它既体现了法律对社会公正的维护,也给罪犯带来了改过自新的机会,使罪犯有机会提前回归社会,重新融入正常的生活。”范守仁说。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