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件件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让一个个当事人的心结悉数打开,甘肃策横律师事务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以实际行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大格局当中。该所现有6名律师任兰州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心用情定分止争。
作为兰州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一名调解员,甘肃策横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丹在今年8月至9月期间,成功化解了一起解除收养关系纠纷案件,让原本出现裂痕的家庭关系重新修复,让濒临破裂的亲情得以弥合,受到当事人的认可。近日,该案入选甘肃省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百千万”计划十大优秀婚调案例。
原来,该案的当事人周敏敏(化名)早年虽有一段幸福的婚姻,但婚后始终未生育子女,遂和丈夫通过依法办理领养登记将女婴李芳(化名)收为养女。之后,夫妻二人待李芳如同己出并将其抚养成人。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24年7月,九旬高龄的周敏敏却致电兰州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希望通过调解程序解除与养女李芳的收养关系。
接手该案后,考虑到周敏敏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王丹便前往周敏敏生活的养老院了解情况,通过耐心询问得知,自丈夫去世后周敏敏便一直独自一个人在兰州生活,因李芳常年身在外地,对周敏敏的照顾不如以前,导致周敏敏对李芳产生不满情绪,认为李芳未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于是,周敏敏向兰州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请求解除与李芳的领养关系,并要求李芳依法履行母女关系存续期间的赡养义务。
王丹经充分调查后还得知,周敏敏所在的养老院提供的是全托服务,该笔费用均由其养女李芳支付。
为彻底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修复二人之间的情感裂痕,王丹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从亲情角度入手,以感情为切入点开展调解工作。最终,李芳来到养老院与周敏敏当面进行了沟通,承认其与养母确实存在矛盾,并坦言自己已年过七旬,再让其照顾年过九旬的养母确实力不从心,将养母送至养老院实属万般无奈。对于拒不赡养老人的说法李芳并不认同,认为其向养老院支付全部养老费用就是在依法履行赡养义务。同时,李芳同意依法解除领养关系且不再承担老人在养老院产生的各项费用。
调解人员经反复研究认为,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周敏敏若与唯一直系亲属李芳解除收养关系,其生活将更加困难,且只能依靠社区救助养老,将对其晚年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为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家庭矛盾得以彻底化解,让老人周敏敏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同时有效节约社会公共资源,王丹和其他调解员通过讲事实、话亲情、析法理等方式再次展开耐心细致的调解。最终,母女二人的情绪逐渐趋于理性、心结也慢慢打开,横亘在二人之间的鸿沟最终得以弥合——周敏敏撤回了解除收养关系的申请,李芳表示会冰释前嫌继续履行对老人的赡养义务。至此,这起因家庭矛盾引发的解除收养关系纠纷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我所律师在办理家庭矛盾纠纷案件,尤其是涉及赡养老人、解除收养关系等案件时,既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更注重调解的实际效果,以亲情为主线,本着有利于老人今后生活和修复亲情的目的,在深入走访、了解、调查事实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调解方式,真正做到了动之以情化纠纷,晓之以理促和谐。”甘肃策横律师事务所主任阮磊结合该案的典型意义表示,作为律师和人民调解员,就要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充分发挥依法调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群众对法律服务的获得感。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