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乡县司法行政系统把主动创安主动创稳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抓手,作为丰富法治建设载体、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举措,结合近期县上部署的“除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秋冬攻势”专项行动,创新举措、完善机制,为平安东乡、法治东乡建设赋能增效。
聚焦建好“主板”
普法先行“主动创”
近日,东乡县司法局在锁南开展“法律服务助老护老”行动,聚焦老年人群体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可感、可知、可及”的公共法律服务。活动现场,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和宣传品,接受老年人法律咨询。
司法局工作人员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2024年9月拍摄)。东乡县司法局供图
县司法局深入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结合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宣传乡村社会治理、与“三农”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村民知情”大会召开有利时机,以宪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为重点,采用“问答式”“案例式”“双语式”“拉家常式”等接地气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开展零距离、面对面普法,扩大普法宣传教育覆盖面。截至10月底,共开展“送法进乡村(社区)”法治宣传活动115场次,举办法治讲座8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6.4万余份,发放宣传品6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达7万余人。
聚焦夯实“底板”
源头调解“赋能创”
近日,东乡县司法局河滩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因自建房引起的邻里纠纷案件。
河滩镇村民马某和孟某两家相邻,今年马某某准备将房屋拆旧建新,便将围墙进行了拓宽,占用了孟某的地,两家因此产生纠纷。河滩司法所工作人员运用“背对背”的调解方法,分别向双方当事人讲述了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经过耐心调解,终于解开了双方当事人心里的疙瘩,找到了解决方案,并签订了调解协议。
今年以来,东乡县充分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目前,全县共建成人民调解委员会249个,其中乡镇调委会23个,行政村调委会193个、社区调委会15个,行业性专业性单位调委会18个,全县调委会成员总数达到1233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同时集中开展人民调解员业务能力提升行动,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深入各乡镇对基层人民调解员开展全覆盖轮训,有效提升人民调解员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水平。
聚焦补齐“短板”
抓主抓重“闭环创”
10月22日,东乡县司法局组织重点社区矫正对象到临夏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大家通过切身体会,零距离、沉浸式体验高墙内的改造环境、服刑生活,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由的可贵和法律的威严,收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
今年以来,东乡县聚焦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强化辖区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提升“两类人员”监管质效,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推动刑满释放人员社会救助和促进就业政策落实,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率、帮教率达到100%。
聚焦筑牢“长板”
优化服务“提效创”
“工作人员服务好,效率高,我很满意。”近日,前来达板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进行法律咨询的马先生连连称赞。
东乡县构建了以县级服务中心为枢纽、乡(镇)服务站为网点、村(居)服务室为触角的三级实体服务网络。在县级建立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的实体法律服务中心,并进驻县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办事大厅。联合各乡镇统一规范打造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3个,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同时在检察院、法院、看守所、总工会、妇联、残联等单位挂牌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8个,切实促进了法律援助随处可得、随时可得,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原则,优质高效便捷地为此类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