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自全省主动创稳行动开展以来,我省司法行政系统聚焦群众期盼,以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突破口,持续强化便民法律服务,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满意度。
法律援助解“薪”愁
近日,赵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天水市法律援助中心,以此表达对法律援助中心尽职尽责办实事办好事的感激之情。
受援人赵先生因劳动合同与某公司发生纠纷,多次与公司协商赔偿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于是来到天水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审查后,及时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承办律师反复与该公司负责人联系,耐心细致做好沟通,依法依规协调解决。经过援助律师的不懈努力,劳务合同纠纷最终依法调解,赵先生终于拿到了应得的报酬。
撑起维权“法律伞”
“法律援助中心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律的温暖。”近日,马某在拿到劳动报酬时,对瓜州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马某等人在瓜州县务工期间,因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由此产生劳务纠纷。马某等人抱着一丝希望找到瓜州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讲述,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随后迅速启动法律援助程序。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律师承办此案。律师接到任务后,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协调,摆事实、讲道理、释法律,同时,积极收集证据,走访相关证人。经过数个日夜的努力,在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和律师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功为马某等人追讨回了被拖欠的劳动报酬。
占道纠纷巧化解
与邻相处,以和为贵。近日,礼县司法局盐官司法所依法调解一起因占用公共道路引起的邻里纠纷。
村民郭某将自家门口的公共道路私自占用,欲修建车库,邻居马某与其多次协商无果,双方发生激烈争吵并向村委会提出调解诉求。盐官司法所接到村委会反映的情况后,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走访,并聆听双方诉求,对争议地块进行丈量,向左邻右舍了解情况,理清矛盾症结。随后,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双方普及《民法典》中关于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的有关规定,引导双方依法解决纠纷。最终,郭某同意将占用的部分路面恢复原状。双方握手言和。
责任编辑:李晓云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