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兰州市城关区司法局紧扣青少年心理特征,创新普法形式,多维发力,多管齐下,着力提升普法教育工作质效,用法治力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系好第一颗“法治纽扣”
播一粒法治种子,育一方法治心田。城关区司法局将青少年群体普法工作纳入法治社会建设要点、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全区年终目标考核工作中。
“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上当受骗!”“免费领取红包,扫码就会发放优惠大礼包等,都是一些骗人的把戏,千万不要相信!”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提高未成年人自我防范意识,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城关区司法局根据“谁执法 谁普法”责任制,动员全区各街道、各部门深入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扎实推进精准、务实、高效的普法教育。
按照每所学校配备一名法治副校长目标,选聘法官、民警、司法行政干警担任全区108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法治副校长,开展全区“百场法治大宣讲”暨法治副校长培训会议及交流座谈会等法治进校园专题活动。
城关区司法局干警结合校内和校园周边发生的真实案件,采用以案释法的方式为同学们讲解如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预防校园欺凌。同时,利用开学季、重点节假日,通过组织各类普法宣传、法治讲座、法律进校园等活动280余场。
夯实法治宣传阵地
为发挥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宣传阵地作用,城关区司法局以城关区中小学综合实践中心为主阵地,以图文并茂、视频播放等形式,向青少年学生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参观人数达1.2万余人。
记者采访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范围内已设立25个“金城法宣驿站”,为青少年提供“家门口”的法治宣传阵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法治教育。各学校已打造以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主题的100余个法治宣传墙、宣传长廊、法治图书角。部分学校打造的模拟法庭,拉近了学生与法律的距离,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学法转变为主动参与,让学生全程参与、零距离感受案件审理的全过程,达到“审理一案 教育一片”的效果。
“通过参加模拟法庭活动,不仅提高了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还让我了解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作用。”城关区雁宁路小学六年级一高姓同学说。
城关区司法局采取更多实践式、渗透式、体验式的法治教育方法,组织开展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晨读”等100余场活动,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增强法治意识。此外,还与教育部门、学校密切配合,以学生心理特征制定特色“菜单”,做好“开学第一课”主题普法活动,制作普法短视频30余个、聚焦“案例+法条”等形式实现精准普法,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调适专项活动20余次,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