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五步七天”调解法筑牢平安基石

发布时间:2024-06-26 16:11:22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来,崇信县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行“五步七天”(以“网格摸排、分析研判、多元化解、跟踪回访、督导考评,七天办结”为主要内容)调解法,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夯实主动创稳底板,筑牢平安建设基石。

小案不小办,释放大情怀

  6月11日,崇信县新窑镇西刘村村民刘某将印有“践行枫桥解民忧 热情服务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新窑司法所,感谢工作人员解决了自己的难心事。

  刘某驾驶拖拉机为同村村民崔某翻耕土地,约定每亩50元,后因崔某两年未付机耕费,刘某申请村调委会调解,崔某承诺限期支付并写下欠条。可直至今年,崔某仍拖欠机耕费不付,刘某遂向新窑法庭提起诉讼。新窑法庭启动诉前调解机制,联合司法所组织当事双方进行调解,最终崔某答应先偿还部分欠款,剩余部分年底前结清。

  “群众的烦心事就是我们的操心事,我们努力把小案办好、办精、办实,释放司法为民大情怀。”新窑司法所所长史双江说。

(配图WAqEY)崇信:“五步七天”调解(32930169)-20240626161317

6月13日,崇信县司法局柏树司法所工作人员现场调处一起土地纠纷。崇信县司法局供图。

化解小矛盾,治理一大片

  2015年崇信县木林乡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梁某甲与梁某乙土地亩数存在差异引发矛盾纠纷。木林司法所派干警走访调查核实后,联合乡综治中心、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员通过走访调查、查阅档案资料、现场丈量,然后针对双方矛盾焦点,明法理、释情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书。

  群众之间的小矛盾、小纠纷,看似不大,但关系到方方面面,牵涉多方利益。为了让小矛盾小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崇信县司法局持续探索多元解纷路径,融合多方解纷力量,构建多元解纷格局,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实现了“化解一起、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普法面对面,法治入民心

  6月15日,在崇信县人民广场上,法治宣传志愿者、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让法治意识深入民心。

  如今,在崇信县乡村法治文化广场、小区议事厅和“小板凳课堂”上,随处可见普法宣传员的身影,他们以案释法,讲好司法为民故事,传递司法服务正能量。

  崇信县司法局总结提炼小案治理问题,为群众提供前置司法服务,让维护法律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受到鼓励,让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行为受到惩戒,努力使小案办理结果转化为社会治理效果。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