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紧紧围绕“争创全国一流的安全稳定水平、教育矫治水平、队伍建设水平, 着力推进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实现新跨越”的总体目标,严格落实“真、抓、快、干”工作要求,主动融入全省禁毒工作大局 ,全面拓展“ 一体两翼 ”(以强制隔离戒毒为主体,戒毒康复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为两翼)工作布局,积极构建“ 戒 毒为主 、辐射联动、多向发力、融合发展”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新格局。
延伸职能
推出教育戒治优势项目
甘肃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以教育矫治为中心,稳步延伸职能,“一体两翼”工作布局全面拓展,深入落实省际警务交流协作机制,组织参加省际警务交流活动,全系统3名干警参赛课程入选全国100部优秀精品视频课程。编写心理剧本4个、拍摄视频2个,推送心理矫治工作经验材料2篇、优秀案例5篇,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剧《转身遇到爱》获评“优秀创意奖”。在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优秀教育戒治项目成果展示活动中,展示我省中医按摩戒毒康复技术和部分优秀教育戒治工作成果。3篇论文在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医疗工作交流研讨会论文征集中获得优秀奖。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和戒毒人员亲属在教育矫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被民盟中央、司法部表彰为“黄丝带帮教”工作先进集体。
同时,加强后续照管,重点依托优势教育戒治项目实施,推动延伸帮扶工作走深走实,有力有效推进“社会化戒毒工作‘金种子’知识体系和培训平台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结合指导支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实际需求,编写《培训教材》1部,录制有声读物18个、视频课程13讲,搭建线上培训平台1个。目前,“金种子”项目已顺利通过司法部戒毒局评审,被评为2022年度司法行政戒毒优势教育戒治项目。
主动作为
打造各具特色戒毒品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不断健全“金种子”优势教育戒治项目培训常态化机制,制定“金种子”项目实施方案,教育矫治大队根据方案,紧紧围绕提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素质,全面促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开展的预期目标,着力打造出切实有效、专业性强的精品课程,周密制定培训计划,更好地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金种子”优势教育戒治项目,仅仅是全省着力推进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全面发挥司法行政戒毒场所职能作用,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戒毒品牌和名片。
依托甘肃省司法行政戒毒康复中心,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接收“三无”戒毒康复人员为重点,突出发挥康复中心保持操守、身心康复、安置就业和回归中转作用,着力解决因毒致贫、因毒返贫等社会问题,切实将戒毒康复中心打造成为社会有需求、群众有期盼、康复人员有希望的民生工程。
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多方协作,合力架好“帮扶桥”,挂牌成立“黄丝带帮教”基地,加快实现社会帮教工作由“关怀看望型”向“助力教育型”转变,努力打造出推得出、叫得响、可复制的“黄丝带帮教”甘肃品牌。
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全方位打造“天泉润心”小课堂,重点打造秦腔话禁毒、剧场演禁毒、街头说禁毒、课堂讲禁毒精品系列栏目,创作禁毒宣传教育月系列微视频《穿越时空的对话》,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讲解禁毒知识。持续打造团扇文化,将脸谱创意绘画艺术矫治作品作为重点培育项目。
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坚持“一体”不动摇,打开“两翼”再拓展。强化禁毒宣传“八进”活动,实现城关、榆中两区县禁毒宣传全覆盖。开设戒毒人员剪纸兴趣小组,将剪纸艺术融入戒毒人员戒治生活中,助力戒毒人员以“艺”修身、以“艺”促戒,提高戒毒人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感、认同感。
兰州市司法局强制隔离戒毒所与驻地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开展街道社区禁毒机构工作者和志愿者培训、指导服务站建设、“平安关爱”行动,加快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禁毒工作战斗力。持续推进社会化延伸工作,衔接帮扶、指导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已成为老百姓认识、支持、参与司法行政戒毒的一张名片。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