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昌监狱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牢固树立“改造好一名罪犯,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减少一份社会不安定因素”的理念,进一步丰富“明德守法”监狱教育改造文化品牌,创新探索教育改造新途径、新方法。
把好“入监教育关”
入监教育是监狱教育改造新入监罪犯的“首道工序”,是强化罪犯身份意识、培养规矩意识、端正改造态度、树立改造信心、适应改造生活的重要过程,金昌监狱特别重视“系好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性,坚持上好“入监第一课”,把好“入监教育关”,对罪犯进行系统的课堂化教育、扎实的实操训练,确保他们认清身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后续改造奠定良好开端。
入监教育期间,对全体新入监罪犯进行文化摸底测试,准确甄别罪犯文化程度;开展行为养成教育、法治道德教育、认罪悔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仪式教育和岗前安全教育,强化入监规范养成教育;加强入监教育考核考评,对每批新犯入监教育结束后,围绕《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应知应会、队列和工间操、内务卫生等进行考核,确保入监教育的实效。
严格“队列训练关”
队列训练不仅能帮助罪犯纠正不良动作、规范行为举止,也是对罪犯服从意识的最好展示,更是监狱标准化监区建设的重要一环。金昌监狱严把“队列训练关”,以强化罪犯出收工队列养成为抓手和切入点,练好“八相”,响亮“三声”,严格落实“走直线、拐直角、摆直臂”要求,规范罪犯队列动作,纠正队形不整、口令不标准和队列动作不规范,番号声、歌声、口号声不洪亮等现象,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能力,监狱把规范罪犯队列动作和加强行为养成贯穿整个罪犯教育改造过程当中。
为持续推动队列训练的落实,常态化进行队列训练,监狱在每周教育日,明确各监区进行1小时的队列训练,在每天的日常出收工和早操期间,严格队列标准,并定时进行督导检查。监狱每年举办队列会操比赛,这不仅是对罪犯队列训练成果的检验,更是激励他们规范矫正行为、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
筑牢“思想教育关”
金昌监狱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利用司法部统编教材,对罪犯实施系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仪式教育,激发罪犯改造动力,强化罪犯改造信心,增强罪犯的爱党爱国意识,促进罪犯“五认同、五树立”。
监狱充分发挥网络视频教育中心作用,利用狱内广播、电视、教育改造专网,录播视频课,对罪犯开展菜单式、点对点的“线上+线下”教育,丰富教学形式,有效提升教育改造质量。
为确保罪犯在思想上进行深刻转变,监狱实施了一系列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采用个别教育、集体教育以及心理矫治等多种方法,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多种途径,充分发挥“郝明劳模工作室”“华静心理矫治工作室”作用,帮助罪犯放下思想包袱,安心踏实改造。
近年来,监狱多次开展走访服刑罪犯亲属帮教活动,在母亲节、重阳节邀请服刑罪犯亲属来监狱开展“感恩母爱、弘扬孝道”“重阳感恩情、孝心促改造”等帮教活动,激发了罪犯内在的改造动力,增强了改造信心。
夯实“文化教育关”
监狱严格按照“5+1+1”教育模式开展罪犯教育,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精准下达教学指标,在文盲罪犯中开展“每天三个字,识字我最棒”教育活动,罪犯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罪犯在文化教育中不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监狱文盲罪犯累计识字量增长近千,应脱盲罪犯全部实现脱盲。监狱每年开展文化课教学观摩活动,提升教学质量。
监狱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甘肃监狱》《祁连心声》、狱内宣传栏、电子屏,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金昌监狱进一步丰富“明德守法”教育改造文化品牌,结合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要节点接续开展主题征文、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经典诵读、红歌比赛、广场舞大赛、篮球运动会等文化体育活动,让罪犯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分享,敢于改变自我,勇于超越自我,营造浓厚的积极改造氛围。
强化“劳动改造关”
劳动可以改变生活陋习、培养正确价值观。金昌监狱运用一系列教育手段,注重培养罪犯的劳动改造兴趣,不断创新劳动改造思路,灵活运用劳动改造方法,激励罪犯劳动改造积极性,注重劳动习惯养成,对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引导罪犯在劳动改造中主动思考,让罪犯在服刑改造中学习和掌握一门劳动技能,在劳动中体味个人价值,为罪犯刑释再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监狱通过劳动技能竞赛,有效提高了罪犯改造积极性和学习上进心,营造了广大罪犯求知、上进、争先的良好改造氛围,最大程度激发罪犯劳动改造积极性。
守好“出监新生关”
出监教育是实现刑罚功能,将罪犯由“监狱人”还原为“社会人”的重要连接点。为帮助罪犯刑满释放后顺利回归社会,金昌监狱组织临释罪犯扎实开展为期3个月的出监教育,帮助罪犯提前适应社会生活,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夯实改造“最后一公里”,帮助刑释罪犯坚定新生信心、激发新生勇气、重拾新生希望,以崭新的面貌回归社会,开启美好未来。
监狱组织临释罪犯书写《服刑改造收获总结》《新生规划书》,引导他们对自己当初的犯罪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和深刻反思,总结服刑改造的得与失,并认真规划今后的人生,刑释前开展出监宣誓仪式,在庄严的仪式中增强临释罪犯回归社会的勇气和信心,坚定新生信念。
亲人是否还愿意接受他、街坊邻居怎么看……随着刑满释放日期的临近,临近刑满释放罪犯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监狱做实做细临释罪犯心理矫治工作,通过心理测试、心理访谈、心理咨询、拓展训练等一系列心理调节活动,消除刑满释放前的焦虑、紧张心理,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为罪犯顺利回归社会打好心理基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