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监狱是神秘且陌生的地方。但对于金昌监狱的石国雷父子而言,这里却是无比熟悉的。在金昌监狱家属院长大的石国雷,自幼在父辈们的耳濡目染下,在心灵深处早就种下了从警的种子,这颗种子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梦想成真。他感慨地说,伴随着祖国的强大,也让监狱事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深刻体现了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1989 年冬天,我们全家搬到了父亲工作的地方——红光,那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今后会与这个地方结下不解之缘。”石国雷解释说,红光,全名金昌市红光园艺场,是金昌监狱的前身。在这片流淌着红色血脉、传承着不朽精神的热土上,他渐渐长大成人,亲眼见证了父辈们凭借着不畏艰苦、不服输的劲头,在千顷戈壁上种起了万亩良田发展历程,完美诠释了“吃苦奉献、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红光精神。
石国雷和同事在一起交流工作(5月9日拍摄)。金昌监狱供图
回顾父亲30余载的从警生涯,石国雷回忆道:“2005年,父亲光荣退休,脱下了挚爱的警服,但父亲的一生,都充满着对监狱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在我眼中,父亲是个极其认真的人,统计填报表时,白纸上的线格他总是用直尺画得间距一致、泾渭分明,手写的阿拉伯数字也总是大小一致、字形优美,完全可以和现在机打的相媲美。当时年少的我经常质疑‘至于这么认真,这么大费周章吗’?但父亲却语重心长地教导我‘学习和工作都要认真、严谨,精益求精’。这些细枝末节的责任和用心,对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008年,石国雷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成为金昌监狱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眨眼间,他入警已十几个年头,从监区一线到机关科室,石国雷经历了监狱出村进城、产业转型、阔步发展的辉煌历程。在组织的关怀培养下,在一代又一代监狱人的薪火相传与接续奋斗下,他心智得到了历练,能力得到了提升,迅速成长为一名有担当、有作为的监狱人民警察,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石国雷一家被评选为“甘肃省最美家庭”。
如今的石国雷,对党的监狱事业和监狱人民警察这份光荣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监狱民警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肩负着匡扶正义、守护安宁、挽救灵魂的神圣职责。选择从事监狱工作,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吃苦与奉献,认定了这份事业,也就无悔于清贫与坚守。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石国雷坚信,无论经历多少风云变幻,父亲等老一辈监狱人勇毅正直的精神品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及自始至终所传递释放的正能量,都将一直影响着他,激励着他勇攀高峰、不辱使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