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监狱:稳步提升教育改造质量

发布时间:2024-01-24 16:23:33     来源:甘肃法治报

2023年,白银监狱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始终坚持“一条主线”,用足用好“两大中心”,全力抓好“三课”教育,努力拓展“四大课堂”,创新推动“五大提升”,着力推动教育工作体系化、教育流程规范化、教育内容科学化、教育手段多样化,稳步提升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在方向上把握“七个坚持”,在措施上通过“七个狠抓”,在效果上实现了“七个创新”。

坚持真抓实干 狠抓“制度落实”

开创教育改造“新局面”

明确教育改造重点、明晰教育工作内容。白银监狱召开教育改造工作总结会3次、教育改造工作研讨暨个别教育经验交流会1次、教育改造业务培训会1次、教学研讨会1次、罪犯改造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次、罪犯“三无”人员慰问座谈会1次。按照“十必谈”要求,不断提高罪犯个别教育质量,对罪犯进行集体教育大会4次。按照《重点罪犯管理办法》,年内顽危犯转化率为100%。对民警进行“五知道”集中考核2次,现场随机抽考5次。开展民警“优质课”竞赛活动,经评审后向省监狱管理局推荐上报6门课程。

坚持因地制宜 狠抓“文化建设”

打造教育改造“新品牌”

积极拓展文化对罪犯的教化功能,不断丰富罪犯文化教育内容。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诵读经典、知识问答、文艺汇演、读书分享会、学诗词猜字谜等活动,全年共开展“律动狱园、艺韵绽放”罪犯文化艺术节、“缅怀革命先烈,励志悔过塑新”“劳动铸就梦想,新生创造未来”“新生心向党,感恩促改造”演讲比赛、罪犯红歌合唱比赛、狱园歌手大赛等文化主题教育9次、专题讲座5次、读书分享会2次、知识问答2次、文化汇演3场次、罪犯运动会2场次、罪犯广播体操团体比赛1次。将富有白银地狱特色的黄河文化和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深度融合,精心打造“黄河文化”教育改造品牌。主要通过黄河战鼓和舞龙舞狮表演、黄河文化专题讲座、经典诵读、主题展览和文化体验活动、黄河大合唱等载体,在罪犯中普及黄河文化,激发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道德修养,矫正罪犯“三观”,在潜移默化中铸植“厚重、包容、勤劳、善良、自强、爱国”的人生信条和理念,让黄河文化浸入罪犯心灵,助力其“安心”改造。

坚持强基固本狠抓“三课”教育

注入教育改造“新动能”

不断创新罪犯“三课”教育模式,坚持把“三课”教育作为教育改造的基础教育来抓。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这条主线贯穿于罪犯改造全过程,把教育人、改造人、造就人放在第一位,做好对罪犯全时空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罪犯每日收看《新闻联播》、唱响狱园歌曲,严格落实《甘肃省监狱罪犯改造仪式规范》。整合教育优势资源,构建“1+1+1+n”罪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同时,在网络视频教育中心开辟了《文化讲堂》《道德讲堂》等22个教育栏目,上传了2114部电教资源片,实现了教育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统一”。编制了《扫盲教育识字本》,形成了“每天小组帮学,每周课堂教学,每月考试促学,每年竞赛助学,每人业余自学”的“五学”扫盲教育机制。组织人员编印了3套罪犯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配套练习册和17门电子教案,实现了“三课”教案作业的规范统一。举办罪犯“三课”教育开学典礼1次、罪犯文化教育教学观摩会1次。

坚持政治引领狠抓“主题教育”

激发教育改造“新活力”

把教育改造罪犯作为监狱“主动创稳”的有效抓手,不断拓展延伸主题教育大课堂,扎实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以认罪悔罪为主要内容的宣誓忏悔主题教育、以规范行为养成为导向的改造仪式主题教育、以“国学修心”为理念的传统文化主题教育、以培养法治意识为目标的法治主题教育,2023年以来开展“暖阳迎春喜相逢,玉兔送福闹元宵”“诵经典,品书香,促改造”“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等各种形式教育活动近50场次,切实发挥了教育改造攻心治本作用。

坚持守正创新狠抓“提升突破”

呈现教育改造“新亮点”

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改造方式方法,把教育改造工作作为向社会各界展示监狱新形象的主要窗口,“三课”教育工作被司法部官网刊载报道,罪犯职业技能培训、“律动狱园、艺韵绽放”罪犯文化艺术节、各类社会帮教活动、法律援助、国学促新生、“书香监区”建设等亮点工作被媒体多次报道。中国监狱工作协会教育改造学专委会学术交流会代表在参观白银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成果展览时给予高度肯定。

坚持监地联动狠抓“社会帮教”

引入教育改造“新力量”

广泛构建社会帮教体系,积极争取政府、社会组织的支持,共同探索监地衔接帮教工作新思路、新方法。联系白银市文化馆、白银市朗诵协会开展大型文化帮教活动2次;携手共青团白银市委、白银公益爱心志愿者协会、平川区忠恒志愿者协会累计对7名罪犯的14名未成年子女进行了助学关爱;甘肃科兴职业学校、临洮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会等开展“国学促新生”专题帮教活动6次,捐赠国学经典读本3000余册;邀请白银市人社局、司法局等政府单位和社会机构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8场次;依托“白银监狱法律援助工作站”、白银市法律援助中心每月定期开展1次法律援助,累计安排律师16人次,对罪犯开展“一对一”法律援助咨询79人次,进行普法讲座4场次,捐赠法律读本1500册;先后联系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开展罪犯就业创业培训会、就业推介会2场次;积极争取到白银市人社局、财政局、司法局对罪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完成了4个工种共500名罪犯的职业技能培训,有417人取得了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认定证书。

坚持统筹兼顾狠抓“教育实训”

用好教育改造“新平台”

自罪犯入监起,由相关职能部门对新入监罪犯就各自业务职能范围内的国家法律法规、监狱规章制度等进行讲解,并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劳动改造基本常识》《生产技术理论》等专业培训,为罪犯尽快适应劳动改造环境夯实基础。对新入监罪犯开展以入监宣誓、队列考核、内务考核、行为规范考核等4项内容考核,通过严格规范的考核验收,全面检验入监教育改造质效。

监狱依托罪犯就业模式实训指导中心,发挥出监教育实训功能,制定工作制度,每月开展2次待释罪犯实训指导培训工作。(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