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认真落实“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省监狱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监狱2023年教育改造工作要点》,紧扣全年工作任务目标,突出罪犯改造主责主业,主动创稳,着力推动教育工作体系化、教育流程规范化、教育内容科学化、教育手段多样化,构建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教育改造模式,实现了时间和人员的全覆盖、内容和形式的全统筹,教育改造工作取得新成效。
强化提升“三课”教育质效
扎实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认罪悔罪为主要内容的宣誓忏悔教育,以规范行为养成为导向的改造仪式教育。加大政治仪式教育力度,在每月初、春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鲜明的专项教育活动,举办大型文艺汇演及红歌、队列比赛等大型文娱活动90余场次,举办国学经典诵读会150余场次,举办罪犯文化艺术节、“狱园好声音”大赛等26场次。强化罪犯认罪悔罪教育,召开罪犯集体教育大会27场次,开展现身说法、忏悔活动140余场次,录制忏悔录85部。进一步优化民警讲师结构提升授课质量,各监狱共选拔出682名民警讲师,授课3350场次5300余课时,监狱领导带头为罪犯讲授思政课31场次,邀请社会面专家授课110场次。通过一系列仪式,有效增强了思政教育穿透力,促使罪犯自觉爱党爱国、真诚认罪悔罪,在潜移默化中深化罪犯“五个认同”,激发改造动力。
高质量推进文化教育。大力开展脱盲教育、学历教育及中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教育。8月开展罪犯文化课期中考试合格率达98%;组织罪犯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端午、中秋等重要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156期,扬传统文化之帆,坚定罪犯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情怀。深入推进艺术矫治,开设书画、美术、音乐等基础课程620余课时,聘请社会老师为罪犯授课,推动艺术活动课程化,并成立各类罪犯兴趣小组。举办民俗特色画展和手工艺作品展11次、书画作品选拔赛12次。开展“我读书、我进步、我快乐”读书会活动,组织罪犯分享阅读感受及读书心得。评选出“书香个人”“书香监区”,培养罪犯读书热情,持续深化“书香狱园”建设。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和就业推介,优化职业技能培训专业,采取“理论+实训”教学模式,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132期,组织罪犯参加缝纫、烹饪、电工、焊工、护理、家政服务、保健按摩和创业培训等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各类职业技术资格证。利用“双纳入”平台,加强与地方人社部门沟通,组织开展就业形势、创业指导培训和就业推介15期,进一步提升出监教育针对性,帮助刑释人员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推进法治教育和入出监教育
结合“八五”普法要求,以案释法,以案例分析和答疑解惑的方式做好普法教育。开设法治课程2100余课时,法治主题教育44次,邀请检察官、法官及专业法律工作者为罪犯开展法治专题课72场次。对症下药开展反网络诈骗专题教育,对相关政策等内容进行讲解和宣传。持续开展禁毒教育,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现身说法、漫画展和黑板报进行全面宣传。
按照罪犯出入监教育制度、标准化监区创建要求等,严格落实对出入监罪犯的岗前安全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法治道德教育、回归社会教育等内容。出监教育实训中心对出监集中教育罪犯依照网络采购、共享单车体验、手机应用实操、闸机通道系统、交通线路查询等内容,全面、具体地进行体验,尽最大可能让罪犯熟悉社会真实场景,较好地发挥了实训作用。
罪犯危评和心理矫治双管齐下
精研业务提升能力,省监狱管理局举办了一期心理矫治和危险性评估技术培训,各监狱举办心理咨询师和危评员业务培训共计45期,对所有罪犯心理互助员全覆盖培训;创建的8个心理矫治专家工作室,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实现了“专家引领、团队合作、资源共享、全员提高”创建目标。积极构筑心防屏障,采取课堂化和网络视频授课方式对罪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达100%,录制视频课程108节,开展心理健康讲座166次;举办罪犯心理趣味运动会、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情景剧汇演91场次,达到“一出心理情景剧,讲述一个心理故事,教育一批罪犯”的目的;开展“一月一主题”团体心理辅导工作,针对罪犯的共性和个性心理问题,持续开展心理团辅活动,矫治重点罪犯的心理问题。报送司法部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16篇案例,报送司法部监狱管理局3篇案例,均受到司法部肯定。(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