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在基层】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郑琦:践行“司法为民” 耐心调解百姓事

发布时间:2024-01-16 15:01:34     来源:甘肃法治报

践行“司法为民” 耐心调解百姓事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郑琦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华亭市神裕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郑琦,自2011年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他始终秉持过硬工作作风、务实工作举措和真挚为民情怀,兢兢业业、苦干实干,工作成绩突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2021年荣获平凉市“十佳法律服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23年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善做化解矛盾的“灭火器”

化解矛盾,平息纠纷,是基层司法工作的重心。面对繁杂琐碎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不仅需要一腔热情、一份强烈的责任心、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更需要广泛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

郑琦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挤时间深读法律书籍,钻研典型案例,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郑琦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取得职业律师资格证,真正成为人民调解战线上一名精通法律知识的人民调解员。

在矛盾纠纷的调解中,郑琦是当事人的“和事佬”,在日常生活中,郑琦是老百姓的贴心人,也是基层依法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维护和谐的忠诚法治战士。十余年间,郑琦用真诚和善良打开了双方当事人的心结,用真情和汗水调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32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 ,当事人履行率达99%,解答群众咨询5000余人次。

勇做司法为民的“笃行者”

郑琦在先后任华亭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主任、神峪乡司法所所长期间发现,大部分村级(社区)调委会成员面对纠纷调解方法单一,要不就是“各打五十大板”,要不就是“和稀泥”,一旦小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调解,会转化成了大问题,从而引发出不稳定因素。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郑琦在调解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调解方式灵活多样。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先实事求是,保持客观公正,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特别注重在办案过程中的普法宣传,通过直接面向申请人开展有针对性的释法说理,帮助其正确理解相关法律规定。在一起提供劳务引起的健康权纠纷案件中,郑琦积极行动,主动介入,经详细深入地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耐心细致的调解,让企业负责人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同意作出赔偿,最终双方也达成了和解,签订了调解协议,并去法院进行了司法确认,切实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彰显了人民调解的巨大作用。

勤做退役军人的“贴心人”

“您好,战友别着急!请告诉我,当地交警队对本起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是如何划分的?”郑琦曾经也是一名军人,因此在调解工作中他始终依托自己职业优势与法律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拥军活动。在神峪乡政府成立了“老班长调解工作室”,工作室的党员老兵调解员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在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前提下,讲究调解方式方法,巧妙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分头做工作,取得了不一样的效果。

近几年,郑琦共解答法律咨询302件,调处涉军人军属案件15件。

法律文本是“冷冰冰”的文字,而调解的过程中则更多的是融入了调解员的情感。郑琦始终凭着一份执着与坚韧,凭着敢于争先创优的精神和对司法工作的热爱,克服了重重困难,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在平淡的岁月中,他坚守着心中不变的誓言,倾听群众的心声,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破难题,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