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手段展现教育改造成果 ——金昌监狱2023年教育改造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4-01-12 10:39:17     来源:甘肃法治报

2023年,金昌监狱积极践行改造宗旨,创新教育手段,探索教育矫正新路径,通过一系列扎扎实实的举措,罪犯改造面貌焕然一新,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改变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效不断增强

强化氛围营造,金昌监狱充分利用《甘肃监狱》、罪犯网络视频教育中心平台等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改造专栏,深化“五史”宣传教育,增设监舍改造宣传标语、更新狱内宣传栏、更换思政教育宣传栏,营造积极向上的改造环境。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定期组织罪犯举行升国旗仪式,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开展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罪犯狱内改造生活。拓展文化品牌建设,以罪犯网络视频教育系统、狱内广播为教育主阵地,持续开展“传承红西路军精神,弃恶扬善提振改造士气”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一区一品、一监区一特色”文化建设,汲取改造正能量和源动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效不断增强。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罪犯树牢爱党爱国情怀。

改变二:罪犯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金昌监狱开展新入监罪犯文化摸底测试,准确甄别罪犯文化程度,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罪犯开展相应的文化教育。引导罪犯把刑期变学期,严格按照“5+1+1”教育模式开展罪犯教育,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精准下达教学指标,在文盲罪犯中开展“每天三个字,识字我最棒”教育活动,罪犯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建立罪犯教育改造“课程库”,加强罪犯网络视频教育中心平台的运用和效用发挥,开展菜单式、点对点的线上线下教育,全年民警录制视频教育课程200课时。罪犯在文化教育中不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监狱文盲罪犯累计识字量增长近千,应脱盲罪犯全部实现了脱盲。

改变三:罪犯技能水平不断强化

金昌监狱加强罪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紧紧围绕社会就业形势和岗位需求,与社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办学,举办电工、焊工等罪犯职业技能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合格率达100%。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创业培训,2023年内开展创业培训,400余名罪犯参加并取得了合格证书,帮助罪犯回归社会后能够快速转变角色,鼓励罪犯重拾生活信心、端正劳动态度、拓展生存空间,成为自食其力、守法守规的合格公民。罪犯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加强学习、提升能力,遵守规范、精练技能,技能水平不断增长,让自己在刑满释放前习得一技之长,更好融入社会。

改变四:罪犯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金昌监狱深入推进普法教育,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宪法诵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升罪犯法律素养,进一步促使罪犯知法守法、学法用法。开展法律援助,邀请金昌市法律援助中心专业律师针对罪犯关注的婚姻家庭、经济纠纷等问题,为罪犯当面答疑释惑,不断激发罪犯改造动力。将法律知识学习融入罪犯改造生活,促使罪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规纪律,牢固树立“法律至上”意识。

改变五:罪犯改造信心更加坚定

金昌监狱积极健全监狱、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帮扶机制,加强与地方司法行政部门的协作配合,举办就业推介会;向地方司法部门发起刑释人员安置衔接。持续丰富拓展亲情帮教工作形式和载体,开通“云帮教”平台,开设“亲情呼唤”栏目,向服刑罪犯亲属常态化征集视频寄语素材,全年罪犯与亲属签订帮教协议达85%以上,重阳节开展了“重阳感恩情、孝心促改造”亲情帮教活动,充分发挥了亲情教育感化作用。

认真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和危险性评估工作,依托“华静心理矫治专家工作室”准确识别罪犯危险类别、危险程度和变化趋势,将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罪犯教育总体规划,严格落实每周一课时、每月一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2023年,开展团体心理辅导12次,罪犯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达100%。通过社会帮教、亲情帮教、心理矫治等方式,让罪犯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服刑改造中,真诚悔过,重塑自我。(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