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在基层】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王顺祥:风雨无阻调解路 无怨无悔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4-01-03 17:06:22     来源:甘肃法治报

风雨无阻调解路无怨无悔解民忧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王顺祥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在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下寨子村,有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调解员,他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了乡亲邻里和睦、社会安宁祥和,用自己的赤诚之心和火一样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答卷,2022年被省司法厅授予“枫桥式”人民调解员称号;2023年,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他就是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下寨子村“老王调解室”调解员王顺祥。

年近花甲的王顺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自2020年7月担任下寨子村“老王调解室”调解员以来,为了让办事群众期待而来,满意而归,他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做到“一杯热茶舒心,一句问候暖心,一声慢走顺心”,用诚心、爱心和耐心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

王顺祥担任村干部20多年,坚守在基层,扎根群众间,熟悉村情民风,威望高,口碑好,村民家中婚丧嫁娶、大小事情都会找他帮忙,有了矛盾纠纷也找他出面调解。

2020年12月23日,下寨子村村民虎某某与村民杜某某来到“老王调解室”,虎某某由于矛盾纠纷与杜某某发生了肢体冲突,导致杜某某肢体受伤,杜某某经医院鉴定为肢体三级轻伤。双方争吵不休,要求“老王调解室”进行化解。调解员了解情况发现,虎某某总是辱骂杜某某,并对杜某某暴力相向,导致杜某某肢体受伤,虎某某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保证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再随意辱骂别人,邻里间要和睦相处,遇到事情要和平处理。老王说:“你能意识到这一点,我感到很欣慰。”杜某某也保证不再追究责任,处理好各自的问题。最后经调解员调解,因双方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双方握手言和。

2022年2月,村民余某上坟烧纸时,不慎将马某80多株樱桃树烧毁,在赔偿问题上两人产生较大分歧,差点起诉到法庭。在村民传统的思想观念里,打官司可不是件光彩的事,真要闹到法庭,两家人可就翻脸了,以后再也不会来往。两人争执不下找到王顺祥,希望得到公平处理。王顺祥帮双方算起了诉讼账:“诉讼是把双刃剑,官司输赢伤情感,并且打官司程序复杂,过程漫长,会耽误很多时间。”双方都把老王的话听了进去,话语也慢慢缓和起来,经调解最终达成协议,马某接过老余的赔偿款,双方握手言和。

2023年3月,村民马某修路时铲断了王某宅院的人行便道,双方争吵不休、闹得不可开交,老王得知情况后,把他们叫到调解室耐心疏导规劝,苦口婆心调解,马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向王某诚恳道歉,最终同意修复那条路,双方矛盾得到妥善解决。

近年来,下寨子村先后获得“第四届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甘肃省文明村”“甘肃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此外,在王顺祥的带领下,下寨子村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各项工作做到了民主化法治化,村民邻里团结、和睦相处,基础设施长足发展,村容村貌极大改观,社会治理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桥连两处,万语解百忧。”自2020年7月“老王调解室”挂牌成立以来,王顺祥始终用真情和爱心感化人,采取“问题晒在阳光下,心结摊在桌面上”的独特调解方式,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在人民调解工作中,充分显示了他处变不惊、应对自如和创新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与水平。正是他这种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工作作风,这种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使得他在人民调解工作中脱颖而出,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信任、支持和认可,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