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监狱“聂忠生个别教育工作室”于2021年12月10日授牌成立。现有个别教育工作专家成员23名,其中省级个别教育工作专家1人、监狱级个别教育工作专家22人。专家工作室自授牌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专家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完善“五类五级”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探索创新“一观、二谈、三研、四化、五跟”个别教育五步工作法,为促进罪犯教育转化,维护监狱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聚焦职能定位健全工作机制
立足职能定位,健全工作运行机制。紧密结合个别教育专家工作室的职能定位和主要任务,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工作室创建方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及时将近年来个别教育工作专家充实到团队中,对照创建目标,细化职责分工,讨论制定管理运行制度、个别教育攻坚转化工作流程等,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立足功能发挥,健全齐抓共建机制。坚持党委领导,部门协作,紧盯重点罪犯攻坚转化、典型个案分析等重点、难点问题,加强与徐咏梅心理矫治专家工作室、各管教职能科室和监区的沟通交流,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实现优势互补,共性相促,有效发挥两个工作室在罪犯管理教育中的攻坚转化和指导作用。
立足高效运行,健全基础保障机制。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节约高效”的原则,管好、用好专家工作室保障经费,不断改善活动场地、办公设施的基础保障水平,持续加大专业培训、理论研讨交流等方面投入,充实软、硬件基础条件,为专家工作室顺利开展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聚焦示范带动提升业务能力
苦练内功强本领。聂忠生作为工作室带头人深感责任重大,工作中,坚持统筹兼顾,克服工学矛盾,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知识钻研学习和思考积累,拓宽知识面,提升专业水平;坚持学用结合,积极参与监区重点罪犯个别教育转化工作,在个别谈话教育和教育转化的具体实践中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提升专业能力,夯实个别教育改造基本功。
培训研讨促提升。将培训研讨作为提升教育改造能力的重要抓手,组织开展个别教育业务培训1期151人;8月邀请司法部业务培训师资库教师于荣中教授,开展教育改造能力专题辅导讲座1期164人,拓宽思维视野,掌握谈话技巧。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互促互进,着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和创新型团队。
注重实践练精兵。坚持在管教一线见真知、长才干、练精兵,工作室成员根据职责分工,主动认领重点罪犯攻坚转化任务,积极参与罪犯个别谈话教育,在个别谈话、个案攻坚、案例分析的探索实践中积累改造经验,创新工作举措,提升民警个别教育能力,锻造精兵强将。
聚焦改造职能提升改造质效
遵循改造规律,提升个别教育效果。针对不同罪犯的犯罪性质、性格特点、心理状况和现实改造表现等因素,坚持因人制宜,因人施教,灵活采取方法从罪犯内心深处消除错误思想和对抗情绪,化解罪犯“心结”,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帮助罪犯更好投入改造。对重点罪犯深挖犯罪原因,多方位了解问题症结,发挥团队优势,确立谈话和矫治重点及方法,量身定制转化方案,精准发力,攻心治本,提高个别教育效果。
健全机制,化解纠纷矛盾。根据《甘肃省监狱罪犯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指导意见》,结合纠纷矛盾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将罪犯矛盾纠纷划分为“小微、轻微、一般、突出和尖锐”五个等级,让小微矛盾纠纷在包组民警指导下在罪犯中化解、轻微矛盾纠纷在分监区消除化解、一般矛盾纠纷在监区干预化解、突出矛盾纠纷在监狱层面化解、尖锐矛盾纠纷由狱地联合化解的具体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将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监狱持续安全稳定。
创新特色做法,提升转化成效。运用“一观、二谈、三研、四化、五跟”个别教育五步工作法,一观,即民警通过对罪犯日常改造行为的观察发现罪犯行为和情绪异常;二谈,即民警通过同罪犯谈心谈话了解,掌握思想、心理、行为异常的深层次原因;三研,即民警将通过观察掌握、谈话了解以及查阅档案资料,进行全面研判分析,制定针对性教育转化方案;四化,即一人一策、综合施策,消除思想包袱,缓解改造压力,调处纠纷矛盾,促进罪犯安心改造;五跟,即对谈话对象进行跟踪,优化和改进教育措施,巩固深化教育成效,确保教育成效不反弹。(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