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凉市崆峒区司法局以“三抓三促”行动和“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聚焦制度政策、法律服务、执法模式等法治供给,充分发挥法制审核、行政复议、人民调解等职能优势,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四力齐发”,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深化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激活力”
崆峒区司法局严把区政府行政协议法制审核关口,明确审查程序、严格审查标准,从源头上为民营企业投资经营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在制定涉企规范性文件时,充分听取吸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建议。制定了《平凉市崆峒区涉公平竞争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办法》,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查的联动审查机制。开展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2次,定期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6件,未发现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认真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建立“两轻一免”及自由裁量权清单等柔性执法措施。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开通企业受案绿色通道,设立了“企业行政复议联系点”,发放专项活动宣传手册。今年以来,区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共收到涉企案件17件,调解处理1件,撤销3件,为企业减少损失23万余元。
注重法治宣传优化环境“提动力”
根据全区“八五”普法规划,崆峒区司法局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宣传方案,结合送法进企业等“法律八进”活动、“法润企业”普法行动,为企业设置了囊括企业用工规范、职工理性依法维权等多元主题的“普法菜单”,以“企业自主点单+部门送法入企”的方式,提升企业法治意识。今年共组织送法进企业宣传78次,发放案例读本5000余册。聚焦企业需求和发展,指导各企业参加减税降费、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用工风险点、融资政策等法治培训课程,形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助力企业在依法经营的前提下跑出“加速度”。以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点为契机,创建全省首家税务“云上会客厅”直播普法阵地,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济行业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做客访谈,解读税收热点政策、征求涉税意见建议、回应企业关切问题,让普法工作向“云端共治”“掌上即学”的模式转变。
优化法律服务助力企业“促效力”
崆峒区司法局借助“千所联千企”“万所联万会”活动,与区工商联联合在甘肃陇正律师事务所建立民营企业法律服务联系点,根据企业需求,对企业开展一对一“体检”,对在“体检”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帮助企业化解存在的风险,今年共开展企业“法治体检”131次,发现各类隐性法律问题32个,制作“法律风险提示函”20余份。发挥律师专业优势,聚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劳动合同、企业采购等问题,为企业在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纠纷调解等领域提供精准务实的服务。做好涉企法律援助工作,设立企业农民工和困难员工维权服务窗口,对企业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办理法律援助简化程序,今年共办理涉企法律援助案件72起。区公证处主动对接民营企业,做到“一专窗一通道”“一企业一方案”,因企制宜,一对一提供公证方案、技术支持、信息化存证等全方位公证法律服务,今年办理涉企公证3件。
推进社会治理夯实基础“强定力”
崆峒区司法局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调解与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大调解格局,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发挥好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今年共开展涉企人民调解23件。开展人民调解员、各村“法律明白人”培训工作,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持续提高基层依法治理能力。完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机制,采取自查、互查、抽查等方式,组织对重点执法单位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案卷评查,共自查行政处罚案件667件,行政许可案件267件,随机抽查行政执法案卷180件。对部分重点执法单位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行为和执法情况开展督查,及时纠正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行政执法结果网上公示,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李小迎)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