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在基层】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王吉星:扎根基层诠释为民情怀

发布时间:2023-12-07 11:34:20     来源:甘肃法治报

扎根基层诠释为民情怀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王吉星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王吉星,金塔县金塔镇党委书记、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2007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他扎根基层,服务为民,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了一场又一场纠纷。他先后在羊井子湾乡、东坝镇、鼎新镇、金塔镇担任人民调解员、调委会主任等职务,在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他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成为民调行家里手,是适应农村工作的基本功”

农村基层工作往往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王吉星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坚持把学习作为增强履职能力的首要任务,他潜心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人民调解专业知识,注重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当中,聚力锻造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能稳妥化解群众的矛盾纠纷,成为民调行家里手,是适应农村工作的基本功。”王吉星经常对镇村干部讲。

在主持参与调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王吉星坚持让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和新任村干部参与其中,既培养了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探索积累了矛盾纠纷调处“法理情理融合”“土方子与洋办法结合”“面对面+背靠背”等经验做法,总结形成了以“一个统筹、两个走进、三方融合、四个配合”为主要内容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极大地提高了调处成功率。十多年来,王吉星主持参与调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280余件。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事温暖民心。“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王吉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金塔镇胜利村杨某的耕地田间道因邻里矛盾纠纷导致无法通行,村组多次调解无果,双方矛盾越积越深。2020年3月7日,双方因耕种通行致使矛盾纠纷再次激化,正值周末休息,王吉星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驱车赶往纠纷现场,耐心劝导说服稳住了双方当事人的情绪,随后深入走访相邻群众、翻阅土地承包合同、现场勘察测量,在了解实情、掌握问题症结所在后,王吉星与在场村组干部将双方当事人聚在一起,通过释法讲理、划线定桩、恢复原状等方式,就地化解了双方多年的积怨和矛盾。

2021年5月,中杰村、西沟村发生兴农辣椒公司拖欠100多户群众土地流转费用80余万元的矛盾纠纷,群众多次索要无果,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接到群众的诉求后,王吉星主动联系公司负责人,面对面多轮次协商洽谈,并积极帮助企业多方筹措资金,研究制定化解方案,跟踪督促协议履行,历时一个月,使群众土地流转费用得到全面兑付,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只有一碗水端平,才能把群众的纠纷摆平”

公开公正公平,是王吉星调处矛盾纠纷的一贯作风。在调解过程中,他坚持认真听取矛盾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建议,准确把握是非曲直,不偏听一方,更不袒护一方。

2023年,胜利村的15名农民工到镇上反映包工头拖欠他们工资20余万元,王吉星马上通过村上联系包工头,采取“面对面”交谈,对双方的诉求和矛盾点进行全面了解掌握,随后开展“背靠背”调解。王吉星了解到,这起矛盾纠纷的焦点不仅仅是包工头故意拖欠工资的问题,还存在务工人员不遵守协议约定、提出无理要求等情况,解决好这起欠薪纠纷必须做到包工头与务工人员权利义务责任的公平对等。

“只有一碗水端平,才能把群众的纠纷摆平。”王吉星说。他通过查阅协议约定、核对务工账单、核算确认欠薪数额等,依法公平开展劝导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拖欠的工资如数结清。

多年来,王吉星以身作则、公道正派、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不仅感染和影响了身边的同事,更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要善用婆婆嘴,敢啃硬骨头”

王吉星始终把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当作联系群众、服务为民的重要抓手,不怕事、不畏难,善作为、勇担当,化解了不少疑难复杂纠纷。

“征地拆迁工作是难度最大的工作之一,必须依法依规合情合理解决矛盾诉求,要善用‘婆婆嘴’,敢啃硬骨头。”这是王吉星经常说的一句话。

面对城郊乡镇征地拆迁任务重、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纠纷化解难等实际现状,王吉星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用“婆婆嘴”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纠纷堆里的“硬骨头”。

在金塔镇上杰村征地拆迁工作中,王吉星充分发挥镇调委会主任职能作用,到群众家中解读宣传政策法规,耐心做思想动员工作,苦口婆心劝导群众,使群众逐渐转变了思想和态度,变“要我拆”为“我要拆”,最终按期完成了规划区内120余套房屋的征收拆除任务。

2020年7月24日,金塔镇五星村村民车某某驾驶自己的四轮车去邻村张某砖厂拉砖,不幸发生安全事故,造成车某某当场死亡。王吉星放下手头工作,赶赴现场开展处置,针对当事人双方赔偿预期意见分歧较大、受害方亲属激动的实际,他积极采取“心贴心”交流、“情与法”劝导等办法,理清双方争议焦点,明确责任划分,核算赔偿标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处理了善后事宜。

多年来,王吉星始终秉承“责任就是担当,效果就是标尺”的工作理念,用满腔热情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调解员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