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我省各地司法行政单位化解矛盾纠纷一瞥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龚利芳
自主动创稳行动开展以来,我省各地司法行政单位聚焦群众期盼,把服务群众与排查矛盾融合起来,坚持学习和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人民调解路径,常态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上门公证零距离
近日,张女士满脸愁容来到张掖市山丹县公证处,咨询解决办法。据悉,张女士丈夫因病去世,遗留有一处房产,涉及继承问题,张女士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了解情况后,公证处立即对张女士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得知其中一位继承人因年老体弱多病、腿脚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前往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权的公证相关事宜。考虑到当事人的特殊情况,公证处决定为其开通公证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及时为其提供上门服务。经与当事人沟通,山丹县公证处的工作人员赶到当事人所在小区,核实其申办公证的有关要件,并向其作了普法宣传,解释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的法律意义和法律后果,待老人明确表示知晓后,现场为老人办理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并签署了相关的公证文书。
倾情调解化民忧
近日,酒泉市肃州区司法局新城司法所成功调处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朱某与酒泉市某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劳务协议,约定朱某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到酒泉某检查站从事厨师工作。
今年4月,朱某在工作时左中指不慎受伤,至5月,朱某病情好转出院。后期双方当事人在赔偿金额上产生纠纷。收到调解申请后,人民调解员首先查阅了申请人朱某在医院就诊的全部资料,询问其后期治疗诉求,确认了人力资源公司垫付部分治疗费的事实。人民调解员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诉求,经过仔细核算,充分考虑了朱某的家庭情况和经济收入实际,提出由人力资源公司给付朱某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经过耐心细致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至此,这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真情法援化纠纷
近日,一名男子双手将两面分别写有“法律援助暖人心扶弱济困显真情”“正义的守护者人民的好律师”的锦旗送到了陇南市西和县司法局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及律师手中。
2021年,因多年家庭矛盾,胡某被妻子一纸诉状摧毁了他内心的希望。于是,胡某来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在仔细查看了相关资料后,中心启动快办程序,先行指派甘肃宇彤律师事务所律师承办该案,并告知胡某补办有关手续,补充有关材料。此案经法院审理后,判决支持了胡某的答辩意见。后其妻子不服提出上诉,法援中心再次伸出援手,律师在庭审中用大量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据理力争,针对对方提出的异议,用最有力的证据一一进行了反驳,该案最终被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平息了家庭矛盾纠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