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担当诠释忠诚本色
——记全国监狱先进个人金昌监狱八监区党支部书记、教导员张志海
“支部阵地建设、文化建设很重要,作为支部书记,要把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发挥好,带领支部一班人团结协作、沟通协调、集体研究,有问题大家讨论,把集体干事创业的氛围做好。”金昌监狱八监区党支部书记、教导员张志海告诉记者。
张志海2001年3月参加工作,2007年6月入党,在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民警的一致好评。2023年荣获全国监狱先进个人。
吃苦在先
将工作岗位当成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张志海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胜任不断变化的环境。为此他刻苦钻研,不断增长知识,不断提高本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相关的政治、业务理论知识,不断为自己“充电”。兢兢业业,矢志不移,一门心思扑在工作岗位上。
全国监狱先进个人金昌监狱八监区党支部书记、教导员张志海。
2022年,由于工作需要,组织上把张志海从四监区党支部副书记、教导员的岗位上调任八监区党支部副书记、教导员。按照八监区党支部的工作分工,全面负责八监区工作,摆在他面前的是人员新、业务新、任务重的实际现状,张志海深知肩头担子重,他深入监区一线,与其他干部一起,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地工作,为监狱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张志海看来,不管什么岗位、什么工作,都需要倾注心血,倾注精神,倾注智慧。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既然干了,就要干好,就要干成,就要干出一番作为。
张志海深知监狱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管教业务和知识,扎实开展监区各项工作。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实实在在做给支部民警看,带着支部民警干。在罪犯管理中,以落实服刑罪犯行为规范为抓手,大力营造规范有序、积极向上的改造氛围。在罪犯减刑、假释等重点执法环节上,坚持原则,依法办理,按程序逐级呈报研究,确保了执法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张志海政治站位高,舍小家顾大家。向心力强,是大家公认的好人,团结民警职工,注重挖掘民警身上的闪光点,激发民警工作中敢干敢管的激情和动力。同时,也教育罪犯,挖掘他们的所思所想,让罪犯自己转变想法,在罪犯中很有影响力。”金昌监狱八监区副监区长白喜道说道。
细致入微让服刑罪犯走好路、走直路如何让服刑罪犯走好路、走直路,这是每一位监狱警察必修的课题,在张志海二十多年的基层工作中,罪犯杨某某的教育改造管理,使张志海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杨某某自身的特殊性和思想行为的不确定性,给民警的日常监管执法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如何教育引导杨某某转化为有一定自信的服刑罪犯,这是张志海多年基层教育改造工作中的教育成果。
罪犯杨某某,因犯盗窃罪于2015年4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2015年5月10日送金昌监狱服刑改造。在入监测评过程中表现出思维不够灵活,焦虑感强。成长经历和家庭的不确定性是造就其性格的主要因素,自幼成长在农村,2000年结婚,先后与妻子辗转多地打工谋生,第3个孩子出生后,回老家务农谋生,后在玉门犯罪后被判入狱。由于其从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犯罪入狱对其个人和家庭的打击较大,杨某某始终担心父母和妻子不能原谅自己而与自己断绝联系,自己将失去家庭和孩子,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对未来的绝望感让其备受折磨,所以成天以泪洗面、意志消沉、无心改造。了解杨某某的经历后,张志海以情入心,从细微处出发,在日常改造生活中对其特别关注。组织杨某某拨打亲情电话、写家信,张志海还联系杨某某的家人并进行家访,使其取得了家人支持、关心,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了服刑改造生活。通过以张志海为主导的监区民警的不断努力,杨某某在2020年11月拿到了法院减刑的裁定文书,这也极大地触动了杨某某,减刑后的改造热情更加高涨,积极参加服刑改造活动,成为监狱改造积极分子。
张志海说:“在日常的罪犯管理教育中多尊重、理解、关心罪犯,处理好与罪犯之间的关系,发挥民警教育引导作用,有效唤醒其良知,恢复其理性,塑造其人格,以达到教育改造罪犯的目的。”
以身作则
做到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
张志海作为“班长”,始终做到对自己手中的权力负责,在日常工作中树立和强化廉洁意识,正确看待和处理好个人与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筑牢自身思想防线,时时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做到了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时刻保持着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
在工作中强化自我约束,自觉运用党纪国法和道德准则规范自己。以身作则引导全体党员民警职工牢固树立廉洁意识,教育全体党员民警从讲原则、讲法纪、讲规矩的高度看待人际交往,始终做到擦亮眼睛、择善而交,自觉维护监狱警察的良好形象。
在疫情防控执勤模式时期,张志海多次连续跟班作业,因为在监内执勤,家中的好多事都交给了妻子,他深感愧欠妻子,但他知道选择监狱人民警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奉献和付出。
张志海说:“疫情防控期间,妻子有病住院,自己因封闭也没有时间去照看,很内疚。”
一路走来,张志海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他始终以“忠诚、尚法、团结、奋进”的金昌监狱精神激励自己,不断端正态度,勤学多思。
在监狱监管改造工作中,张志海得心应手,成为监管改造的行家里手,但他从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和满足过,他常说:“在监管改造方面,我是一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张志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