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法》实施三年来我省社区矫正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13 23:33:27     来源:甘肃法制报

依法履行职责 构建“五大体系”

——《社区矫正法》实施三年来我省社区矫正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2023年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三周年。这三年来,我省社区矫正工作机构依法履行职责,构建“五大体系”,奋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智能化、精细化发展,社区矫正对象年重新犯罪率始终控制在0.1%的较低水平,为助力平安甘肃、法治甘肃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严格执法主体,抓实组织体系

始终坚持将政治引领、党建保障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把社区矫正工作嵌入全面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工作大局。完善领导体系。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社区矫正委员会,并实体化运行,有力推动工作全方位发展。完善组织体系。加快推进社区矫正机构建设,目前已组建执法机构82个,与受委托的1383个司法所,共同开展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构建荣誉体系。提请省社区矫正委员会对72个先进集体和120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开设“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专栏,讲好社区矫正小故事,树立社区矫正好形象。

织密执法篱笆,建实制度体系

创新工作制度机制。制定《省市县三级社区矫正机构及受委托司法所权责清单》《社区矫正档案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形成“流程+清单+文书”的制度体系。完善议事协调机制。制定社区矫正委员会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规则,健全联席会议和联络员制度,常态化开展巡回检查。积极协调各成员单位解决社矫对象困难,持续彰显司法温度。规范社矫执法机制。印发《全省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主动创稳行动方案》,推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精心编制“入矫第一课”视频课程,开展社区矫正岗位大练兵活动,全流程模拟演练和规范化实训。

规范执法运行,落实监管体系

探索建立3345监管模式,做到宽严有度、精准有效。划分严管、普管和宽管三个级别,实施动态管理、个别化矫正,提高矫正效果。紧盯重点对象、重大节点、重要环节三个重点,实行“日调度”“零报告”,开展“地毯式”排查。采取现场核检、电话抽检、网上巡检、远程点检四种方式,建立“周抽查、月调度、季汇报”制度,打造“线上+线下”监管新格局。组建老党员、老干部、老乡贤、老教师、老模范“五老”队伍,形成“做好事,走正道”的强大正能量。疫情防控期间,社矫对象积极开展排查值守、宣传劝导等公益活动,累计捐款捐物246.4万元。

理顺执法体制,压实责任体系

队伍建设专业化。积极推进铸魂、育人、肃纪“三大举措”,搭建网络培训平台,进行“点餐式”学习。专题举办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培训班。在江苏镇江举办全省社区矫正培训班,实地学习先进经验。信息宣传多样化。及时总结各地工作亮点,定期编发《甘肃社区矫正工作动态》,制作社区矫正法实施两周年原创动漫,开展“六个一”活动。刑罚执行一体化。积极选派监狱戒毒警察全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开展警示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集体训练劳动教育,做到入矫宣告、集中教育、训诫警告“三必到”。

打牢执法基础,做实保障体系

“智慧矫正”稳步推进。投入280万元建成“九位一体”的智慧矫正管理平台。省级投入资金460万元,撬动地方财政支持,推动矫正中心建设。信息互通提档升级。与“政法跨部门协同办案平台”融合对接,大幅提升工作效能。“三类基地”实效显著。充分挖掘当地优势,统筹各类公共资源,建成“三类基地”500余个,为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搭建有效平台。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