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06-14 16:27:40     来源:法治甘肃网

下好“三调联动”一盘棋

——安定区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孙涛

今年以来,安定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不断整合调解资源,各类非诉解纷、诉前解纷无缝对接,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政法协调、司法行政指导实施、相关部门协作联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筑牢防线保平安

全区筑牢区、乡镇、村级三道防线。全区331个村(社区)调解组织优先选聘178名人民调解员。依托“法律明白人”“普法带头人”培养工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机制等,采取“传帮带”方式,加强对调解工作的指导、培训和帮助,提高村级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和工作水平,赋能基层平安建设。各行业各部门权威人士等社会力量到22个乡镇(街道)调委会参与人民调解工作,为调解工作提供专业力量支撑。以区综治中心建设为支点,构建“1+N”大调解工作格局,一窗口受理、全流程管理、一揽子化解,有效充实了综治中心平台实体化运行的资源力量。

探索调解新路径

全区按照“条块结合、无缝对接、优势互补、高效便捷”的总思路,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调解机制,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更多途径。选择15名群众基础好、调解效率高的调解员设立15个个人调解室,激发品牌效应,调动其他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调委会以“五治融合”推动基层治理为抓手,进一步畅通老百姓纠纷救济渠道,地域特色在安定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开花结果。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劳资纠纷、物业纠纷、金融纠纷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凸显行业特点,工作成效突出。

建立调解新机制

全区从矛盾纠纷的受理、调查、移交到调解、回访、诉讼等各环节,通过建制度、定岗位、明责任,统筹下好“三调联动”一盘棋,“干部包联网格到户、人民调解纵向到底、‘三调联动’横向到边”的多元调解新机制已初步建成,“纠纷面前无闲人、人人都是调解员”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