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监狱先进个人武威监狱四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赵晓磊

发布时间:2023-05-05 09:40:41     来源:甘肃法制报

开栏的话:

榜样是一面坚定信念的旗帜,是一面端身明心的镜子,更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主动创稳行动、“铸忠诚警魂”活动以及省司法厅党委“学思想、铸忠诚、勇争先”专项行动,强化使命担当,奋发进取,从本期起,甘肃法制报、法治甘肃网推出“榜样的力量”专栏,系统报道全国监狱先进集体及全国监狱先进个人,激励广大党员干警以典型为范、扎实工作,勇于担当、奋发进取,为推动新时代司法行政系统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崭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无私奉献尽职责 赤胆忠心担使命

——记全国监狱先进个人武威监狱四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赵晓磊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作为支部书记,赵晓磊率先垂范,按照监狱党委的要求严格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赵晓磊对工作有预判性、有想法、有思路,监区的党建工作在赵晓磊高要求严标准下,打造成了各单位参观学习的样板。”四监区副监区长杜亚文告诉记者。

杜亚文2019年3月开始和赵晓磊一起搭班子,和赵晓磊一起相处的五年,亲身感触了他在工作上分工不分家,让每个人能放手干好自己的工作,每个支部成员有动力,工作质效高。

(QYE  大墙内外514期 配图)无私(22230445)-20230505093910

武威监狱四监区党支部书记、 监区长赵晓磊。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摄

自部队退伍至今,赵晓磊从事监狱工作已有14个年头,多次受到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和监狱党委的表彰,2023年4月被司法部评为全国监狱先进个人,他所在的监区被评为全国监狱先进集体。

政治坚定

以无限赤诚绘就人生底色

赵晓磊常说:“监区的硬实力上去了,软实力也不能落下,而软实力的提升重在细节,贵在坚持。”他始终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深刻认识到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始终以更强自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用党建统领监区各项工作、将党建融入监区各项工作,提出并打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的支部品牌,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新发展,连续两年被省司法厅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成功创建标准化示范党支部。

在赵晓磊的带领下,全体民警坚持抓罪犯“三练八训八纠”,罪犯的精神面貌和服从意识大大提升。近年来,在监狱举行的罪犯规范化考核、队列会操中监区多次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监舍内务卫生和定置化管理经验在全省监狱系统“三抓三促”行动现场推进会上向全省监狱推广。

身先士卒

以过硬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赵晓磊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青年民警树标杆、立标准。在安排“优秀公务员”对监区8名青年民警进行“传帮带”的同时,赵晓磊常与青年民警面对面谈、手把手教。新民警小张是赵晓磊的徒弟,在“传帮带”了一段时间后,小张制作的法律文书、台账报表在检查中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被抽调监狱专班工作。小张每次都说:“严师出高徒,我遇到了一位好师父。”

四监区一级警长王成告诉记者:“赵监区长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一点一滴、手把手教年轻干部。对罪犯的问题有针对性整顿,抓得准关键,办法措施多。生活上对我们也很关心,不管谁家里有事情,支部都能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解决,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勇挑重担

以无穷干劲投身监狱工作

作为监区长,赵晓磊立足本职工作,始终把时间用在对罪犯的管理和教育上,把功夫下到抓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上,监区连续三年被监狱评为先进集体并荣立集体三等功。

春风化雨有“情”。赵晓磊强调要用法律、用制度管理罪犯,用关心、用鼓励感化罪犯,用合理的方式、科学的方法提高罪犯改造质量。

罪犯闫某,家在监狱驻地以外,与一女子未婚生育有一女,孩子出生后,该女子离家出走,现有法定证件无法证明孩子的亲生父母关系,孩子上不了户口,不能入学。闫某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情绪低落、一蹶不振。赵晓磊了解情况后对闫某进行了针对性的谈话,并把情况报告监狱帮扶办公室。在闫某女儿无法到监狱驻地采样、司法鉴定机构人员无法进监采样等诸多不利的条件下,赵晓磊与帮扶工作人员一道,通过多次与闫某户籍地司法所沟通,多次与司法鉴定机构协调,确定时间,安排专人在两地分别采样并及时转送样本。鉴定结果出来后,孩子有了户口,已顺利入学。闫某改造的积极性较以前有了明显提升。

宽严相济有“度”。赵晓磊面对每一名罪犯,总有一套独特而有效的管理办法。当罪犯中发生问题时,赵晓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查找问题症结所在,仔细斟酌宽严相济之“度”,赵晓磊不放弃、不抛弃每一名罪犯,用爱心、细心、耐心,点亮一盏盏希望的灯火。

罪犯李某,多次产生轻生念头,先后调换了几个监狱,又调换了几个监区。调入四监区后,李某沉默寡言、我行我素,对民警的要求置之不理,对扣分处罚毫无所谓。赵晓磊积极联系之前关押过李某的监狱、监区,找当时的直管民警了解李某的改造情况。同时,牵头成立攻坚小组,密切关注李某情绪变化,寻找一切有利时机,从不同切入点与李某谈话。经过两个月的多次尝试,李某终于愿意说一些真实想法,谈到了对自己患病的担忧以及自己的爱好。赵晓磊趁热打铁,安排李某定期到监狱医院治疗,结合李某的兴趣爱好,给李某购买了《新概念英语》,鼓励其将爱好培养成特长。慢慢地,李某有所转变,有问题主动找民警反映,自觉参加劳动,最近还积极报名参加自考,燃起了对新生的向往。

润物无声有“力”。赵晓磊主张对罪犯每一次完成任务都要及时予以肯定。为此,赵晓磊不断充实“一监区一品牌、一小组一特色”内容,鼓励罪犯在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延伸到罪犯精神风貌、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上去,培养他们的成就感、荣誉感。

罪犯甘某,性格有缺陷,老是觉得别人在议论自己、说自己的坏话,心理抑郁倾向严重,多次与同犯发生摩擦。一次动手打了同犯,虽然事后能认识到错误,也能主动认错,但赵晓磊认为对于这种影响监区整体改造秩序的事情,一定要严肃处理,对甘某予以警告处分,起到了震慑其他罪犯的效果。过后,赵晓磊与责任民警深入细致地了解情况,制定转化方案,邀请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导之以规,感之以情,安排表现好的罪犯帮助甘某,鼓励其参加监狱和监区的各项文体活动,甘某逐渐变得开朗。监区春节文艺汇演中,甘某将警官们的关怀编成了一段快板,参与了演出。甘某说自己上台的目的就是想说说以自身的经历劝说同犯们积极改造,回报警官们的教育之恩。近三年来,赵晓磊坚持个别谈话教育达500余人次,攻坚转化“顽固犯”“危险犯”等10多名,有力提升了监区罪犯改造质量。

无私奉献

以赤胆忠心诠释职责使命

“赵晓磊自我要求高,业务能力强,基本上每天都在一线,在他身上没有休息日的概念,他把每个民警都当亲人、朋友一样对待,工作、生活上有任何难处都力所能及地帮大家,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心气顺,集体的正能量很足,他给年轻民警传导思想、教办法,经常召集大家座谈,分享他的工作经验,让年轻民警表达想法、谈真实感受,在他的引导下都学会了用思维的方式去干工作,做到了想好了干,干就要干好。”四监区一分监区代理指导员张振楠动情地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监区“领头雁”,赵晓磊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晴天还是下雨,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赵晓磊就出现在哪里,早进晚出,加班加点早已是习以为常之事。监区民警需要帮助的事情能解决的都解决,让大家感到集体的温暖,从一件件小事,点滴处见到真情。而自己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则全部落在妻子一人肩上。

在鲜花和掌声背后,面对家人,赵晓磊的心里充满了愧疚。在家人的心中,赵晓磊永远都行色匆匆,一回家马上又要走。十多年来,赵晓磊把对党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全部倾注到监狱工作中,以辛勤劳作的汗水,独特的教育改造方法为一个个曾经扭曲的心灵把脉用药,治病救人。正是凭借其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作风,克服了无数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监狱工作的忠诚和热爱。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