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法典》颁布实施以来,山丹县司法局以打造法治政府为目标,以法律“八进”为载体,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为重点,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聚焦重点人群,创新普法形式,推进《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紧抓“关键少数”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将学习宣传《民法典》作为履行党政主要领导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和保障实施;坚持将《民法典》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利用“一把手说法”、法治培训、法治讲座、干部夜校等形式,广泛开展《民法典》学习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对全县500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民法典》专题培训,确保全县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多学一点、深学一层。
紧盯中小学生
以全县中小学教学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和法治副校长“五落实”为抓手,将《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贯穿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阶段,鼓励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开展《民法典》宣传教育。“八五”普法开展以来,27名法治副校长共为全县中小学开展以《民法典》为主要内容的法治讲座、法治报告会30多场(次),举办法律知识竞赛20多场次,受教育师生达2万多人(次)。
提升宣传质效
在全县党校教师、政法系统、律师队伍中遴选熟悉《民法典》知识、热爱公益普法的志愿者12人,组建了全县“民法典宣讲团”,采取单位邀请、宣传宣讲的方式深入乡镇、村(社区)开展《民法典》专题讲座,对民众普遍感兴趣的夫妻共同债务、高空抛物、个人隐私泄露、遗嘱形式确立等问题提供公益法律咨询,促进《民法典》入脑入心。将《民法典》学习宣传与“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等工作一体推进,2022年全县共培养“法律明白人”508名、学法用法示范户71户,大力挖掘了一批守法、懂法、普法的乡村法治人才队伍。
优化营商环境
充分调动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积极性,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农民工劳动合同普查和体检”等活动,运用《民法典》相关专业知识,帮助民营企业查找法律风险点,为企业解决劳资纠纷,防范法律风险,维护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意见。2022年,共深入40余家企业,审查劳动合同2000余份,修改完善300余份,为企业提供法律建议20余条,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管理人员的法治意识及广大职工的依法维权意识,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切实推动“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通讯员 马 蛟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