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六个机制” 实现“应援尽援”
——陇南司法局以“三抓三促”行动助推农民工法援工作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治
今年以来,陇南市司法局将“三抓三促”行动落实到法律援助具体工作中,把根治农民工欠薪列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工作,建立“六个机制”,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渠道,实现“应援尽援”,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工的法律援助需求。
建立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机制
陇南市法律援助中心依据《法律援助法》《甘肃省法律援助条例》有关规定,加大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对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的案件免予经济状况审查,做到当天受理、当天指派、应援尽援。建立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老年人“绿色通道”,基本做到法律援助受理、指派一天完成。同时,逐步推行告知承诺制度,努力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真正实现了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建立维权“依法引导”机制
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正确引导农民工合法维权。今年1月,武都区江南社区某项目因未能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导致70多名农民工集体讨薪。事件发生后,陇南市法援中心及时介入,安排擅长办理追索劳动报酬业务的律师到现场正确引导,建立上访人员“微信群”,及时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并与武都区法院积极协商沟通,引导该案进入正常诉讼程序。
建立法援案件“质量管理”机制
开展“法律援助质量提升年”和法律援助精品案件评选活动。陇南市司法局专门印发《民事法律援助案件案卷目录》《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案卷目录》,重点加强对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卷宗归档和质量管理。对农民工群体讨薪的法律援助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制度,对案件办理实行全程跟踪、重点督办,对案件办理结果进行回访,做好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监督工作。
建立法律援助“力量整合”机制
为更好实现对农民工权益的有力保障,实现即时援助、就近援助,陇南市司法局建立了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统领,各县区法律援助中心为枢纽,以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及工会等部门为基础的法律援助组织网络,促进法律援助向纵深发展。
建立法律援助“宣传培训”机制
陇南市司法局组织人员专门编印《法律援助法律法规汇编》《法律援助服务指南》等宣传书籍和图册,印制法宣展板,扩大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开展“我的法律援助故事”有奖征文活动。加强业务培训,在部分县区举办“法律援助工作培训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律师事务所及村居法律顾问,抽选律师组成法律宣讲团深入多个乡镇及重点村开展宣讲活动。
建立法律援助“工作协作”机制
陇南市司法局加强对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动员和组织有经验的法律服务人员积极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参与人社部门牵头组织的农民工大接访活动。与劳动监察、住建、国土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建立高效、顺畅的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衔接配合机制。及时收集、整理农民工维权工作方面的信息和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