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感受到公证的速度与温度
——甘肃省兰州市国信公证处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国信公证处以“抓好党建促业务,围绕业务抓党建”为主导思想,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抓好结合点、突出着力点,充分发挥证明、沟通、服务、监督的职能作用,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及时快捷方便的公证法律服务,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交易安全和促进对外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抓好党建促业务 围绕业务抓党建
国信公证处党支部突出支部设置标准化,建强支部组织体系;突出组织生活正常化,烧旺党性锻炼熔炉;突出管理服务精细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工作制度体系化,推动支部工作规范运行;突出阵地建设规范化,激活党群活动场所功能。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每周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增强公证人员的理论素养,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调动党员公证人员攻坚克难、勇挑重担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通过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的行为及警示教育,形成风清气正、蒸蒸日上的良好工作气氛。
国信公证处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不忘初心、坚定决心,做到有所学、有所悟、有所行、有所效,联系实际把所学所悟体现在公证法律服务工作方面,推动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举行“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活动,赴高台参观学习西路军革命历史,身心受到了洗礼,精神得到了升华,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国信公证处党支部坚持政治引领,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心系群众办实事,学史力行促发展”系列活动,深入街道、社区、校园等进行公证法律宣传咨询及现场办证,深化服务举措,采取主动上门办证、入户办证、电话预约、绿色通道、在线办证等便民方式进行服务,提升服务措施的力度与效率。公证员多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为困难群众减免公证费用,主动上门核实材料,减少人民群众跑腿次数,按照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特点,下力气推动基层组织增强宗旨意识,提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提高党建工作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
创新服务理念 展示公证作为
国信公证处平均每天接待群众咨询办证百余人次,电话咨询30余人次,承办的公证事项达100多种,公证书发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在巩固与兰州中院开展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试点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在省内首家与法院签订司法辅助协议,与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达成合作协议,在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设立司法辅助中心,不断挖掘合作深度、拓展合作宽度,明确了公证参与案件的阶段性工作的流程和标准。“法院+公证”项目启动后,国信公证处将司法辅助工作从以前的参与法院执行工作逐步扩大到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工作,研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诉讼与公证协同服务体系,并且立足公证法律服务的本质,充分发挥公证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重要职能作用,多方面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彰显公证制度的价值。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多元化金融纠纷解决体系,在同各银行建立战略合作的基础上,与兰州银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金融领域公证服务,为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保驾护航,充分发挥公证强制执行效力,提升债权实现效率,防范金融活动风险。在国信公证处的不懈努力下,协调城关区法院、兰州银行,于2022年11月在兰州银行总部召开了法院、银行、公证三家座谈会,探索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化解金融纠纷,引入多元解纷新模式,探讨如何完善“诉讼+公证”多元化金融纠纷矛盾化解的运作方式,充分发挥公证的职能作用,节约司法审判资源,初步形成了将公证融入诉前、诉中、执行的全流程三方合作模式。
为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国信公证处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主动作为、直面问题、破解难题,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切实解决群众在不动产登记上的法律问题。国信公证处公证人员积极主动为群众解决与被继承人有关的法律事实的核实取证;与继承人有关的被继承人亲属关系的核实取证;与设立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有关的法律行为、法律文书的核实取证;上门办证,并为困难群众减免公证费用,履行社会责任,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针对物业服务企业在提供物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信公证处积极对接兰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以座谈会、普法宣传等形式,向兰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宣讲、普及公证法律知识,指导协会规范100多家会员单位的服务措施,依法依规开展物业服务工作。公证人员对物业服务纠纷及时进行调解,针对不同的纠纷类型,为企业和业主量身打造委托、赋强、提存、保全证据、现场监督等公证,积极化解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之间的矛盾,推进物业服务行业规范发展。
优化公证服务 推行“最多跑一次”
国信公证处在省内首次开展“公证——认证”一站式办理代办服务。积极和省外办联系,推出“公证——认证”一站式办理代办涉外业务服务,节约人民群众、企业办证时间及经济成本,竭诚为人民群众、企业等“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在省内首次推行“最多跑一次”。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公布对办理出生、学历、亲属关系及民事判决书、存款证明、营业执照等46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只要当事人申请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可通过网上受理、改变核实、送达等办证方式,实现当事人“最多跑一次”。
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立了甘肃省首家远程办证点并免费为酒泉部队官兵免费办理公证事项。通过人脸识别、人证比对、电子签名、无纸传输、信息加密等技术,在满足部队官兵对公证业务办理需求的同时,节约了办证时间,提高了办证效率。
开设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等方式,做到服务“全天候”,真正把便民利民的工作落到实处。实施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的工作模式,有力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同时满足公证当事人的多样化需求,让公证服务对象切实感受到公证的速度与温度,实实在在实现了公证服务方式创新、服务窗口前移、服务效果提升,树立了公证行业的良好形象,最大程度为服务对象提供便利。
积极融入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解决边远地区群众办证难问题。国信公证处分别和礼县公证处、岷县公证处签订远程办理远程办证协议,通过“公证远程受理系统”,积极探索“互联网+公证服务”新模式,扩大远程办理和网上办理的事项及范围,建立了我省首家电子公证书及线上债权文书的办理。截至目前,线上解答及办理1000余件。全面推广“在线咨询、网上申请、快递送达”等方式,除特殊事项外,基本实现公证事项网上办理全覆盖。
国信公证处每年固定一个月开展公证法律服务敬老月活动,免费为80岁以上老人办理遗嘱公证;组建公证志愿团、老年人维权岗等服务平台,常年为老年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实行“四优先一上门”,即对老年人申请法律服务的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办理;对行动不便的病、残、高龄老人实行上门服务。国信公证处全体公证人员以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公证法律服务需求,让人民群众在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中有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