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民心”工程 维护群众权益
——陇南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治
2022年,陇南市司法局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增强和优化法律援助服务供给,稳步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法律援助工作要求,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不断完善法律援助网络
2022年11月,设立了陇南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陇南市法律援助中心),健全了法律援助的组织机构。市司法局建成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功能为一体的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全市已建立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95个,建成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388个;徽县、康县已建成省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基本达到了全覆盖。
全面落实便民服务措施
加大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对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的案件一律免予经济状况审查,做到应援尽援,当日天受理,当日指派。逐步将精准脱贫户、城乡低收入群体以及婚姻家庭、教育医疗、交通事故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重点落实涉及劳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法律援助事项。开辟残疾人、妇女、儿童、老年人、农民工、军人军属、退役军人法律服务“绿色通道”,法律咨询和申请援助实行优先解答、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基本做到法律援助受理、指派一天完成。同时,逐步推行告知承诺制度,努力实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腿,实现了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加强与省内、省外法援中心的协调配合,2022年先后和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万州、新疆和田及省内酒泉、天水、甘南等市州跨区域提供协作法律援助。
努力扩大法律援助宣传
市司法局专门编印《法律援助法律法规汇编》《法律援助服务指南》等宣传书籍和图册。印制法律援助法宣展板。开展“我的法律援助故事”有奖征文活动,并精心出版了《我的法律援助故事》一书。部分征文被省司法厅、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法治甘肃网、华律网等各大网站转发,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极大地扩大了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徽县法律援助中心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系列网络宣传活动;西和县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各援助案件承办律师在各乡镇参加“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启动会等。通过举办法律援助业务培训会,召开公共法律服务暨法律援助工作的培训班,表彰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切实提高援助服务质量
加强与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的工作衔接,建立健全办案机关通知辩护工作机制,确保告知、转交申请、通知辩护(代理)等工作协调顺畅,切实履行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法律援助工作职责。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切实加强刑事案件辩护工作,2022年,全市共计为12300多人次提供法律咨询。市法援中心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79件,其中刑事案件255件,民事案件320件,行政案件4件。
2022年,陇南市有3家法律援助中心和9家律所被确定为中彩金项目的实施单位;宕昌、康县、徽县被确定为“1+1” 中国法律援助实施县。陇南市康县服务的夏文竹律师是“1+1” 法律援助律师的优秀代表,先后荣获“陇南市优秀法律援助律师”“合肥市司法行政系统工作先进个人”“安徽省律师党员示范岗标兵”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