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气息 感恩的泪水
——全省监狱2023年改造教育活动一瞥
暖阳迎春喜相逢,玉兔送福闹元宵。元宵佳节之际,为进一步提升罪犯改造积极性,充分发挥中华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全省各监狱把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组织罪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让全体罪犯深切感受到民警的关心及家人的期盼,坚定了改造信心。
女子监狱龙狮欢舞闹元宵。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王辉 摄
“刚才表演的小品真的很感人,让我想起了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父母,我一定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到他们身边……”兰州监狱一名四川籍服刑罪犯说道。
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带给狱园内改造的罪犯既有春天的气息,也有感恩的泪水。
兰州监狱十监区小品《接见》,讲述了一位长期“三无罪犯”,从“不屑”接见,到“珍视”亲人,再到悔悟自新的过程,节目最后插入罪犯演唱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整个节目感人至深,留给所有服刑罪犯的不仅是欢乐和祝福,更有浓浓的感恩之心和坚定的新生之志。
兰州监狱罪犯表演小品《接见》。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乔兴成 摄
讲经典、弘扬传统文化,闹元宵、引导积极改造,观影视、增强爱国热情,话亲情、用心点化新生,猜灯谜、文化熏陶育人。白银监狱相继开展“新年新风貌,新生新起点”“欢庆佳节闹元宵, 助力改造奔新生”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浓厚教育改造氛围和新春气息。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改造工作有机结合,融入改造规范、诗词成语、历史典故等多种元素,引导罪犯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愉悦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开阔视野、启发智慧。
金昌监狱开展庆元宵猜灯谜活动。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王开斌 摄
喜庆闹元宵,文化助改造。武威监狱在全体罪犯中开展“闹”元宵、欢声笑语展新貌,“诵”经典、文化教育促改造,“猜”灯谜、寓教于乐度元宵。
欢声笑语过新年,玉兔迎春闹元宵。永登监狱以喜庆、祥和、健康为主旋律的文艺汇演,表达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憧憬未来的美好夙愿。
通过多年的传承、沉淀和积累,举行佳节文艺汇演是永登监狱多年来的传统,早已成为监狱特有的文化品牌,也是服刑罪犯展示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改造成果的重要窗口,以独有的亲和力、穿透力、影响力净化和震撼着服刑罪犯的心灵。
永登监狱罪犯表演《金猴闹新春》。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摄
金昌监狱在服刑罪犯中开展了庆元宵猜灯谜活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缓解了改造压力,激发了改造动力。
龙狮欢舞闹元宵,心怀感恩过大年。女子监狱丰富罪犯文化生活,弘扬传统文化,激发罪犯改造自觉性,营造积极向上改造氛围,提升教育改造质量,服刑罪犯社火表演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弘扬了传统文化精神,激励服刑罪犯心怀感恩,踏着积极改造迎向新生的坚定步伐,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新一年的改造生活,迈向春暖花开的新生。
兰州监狱文艺汇演表演。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乔兴成 摄
全省各监狱践行“教育人、挽救人、改造人”的教育改造宗旨,深入挖掘“一监一特色、一区一品牌”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扛实政治责任,切实把监狱安全稳定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龚利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